請的全福夫人已經到了。”
按照風俗,新娘子進門的時間越早越早吉利,尤其是她這樣沖喜的新娘,去得早,還有可以祝新郎早日康復,早生貴子。
小月帶著虎妞端著水盆地來,服侍李玉春梳洗。看著女兒梳洗完畢,就叫小月帶著全福夫人和幾個喜娘進來。
“這是我們聚品齋的華夫人,是宋老夫人特意託了她來你做的全福夫人”一旁的喜娘主動介紹起這位夫人長相圓潤十分富態的夫人說道。
聚品齋的華夫人她倒是聽說過,家裡可以做古董字畫的,父母雙全,兒孫滿堂。還和縣大人的夫人是親姐妹關係。李玉春對她的印象很好,若是能和她打好交道是有益無害的。
李玉春起身,恭敬地朝著華夫人行一禮道:“今天有勞夫人,能請到夫人為小女子送嫁,真是我的修來的福氣。這大恩真是無以為報。”
華夫人笑容滿面,拉著她的手親熱道:“說這話太見外了,這鄖縣誰不知你是鼎香樓的老闆娘,以後你請我去你店裡嚐嚐你親自做的美食就行了”。
“只要夫人不嫌棄,隨時歡迎。”
“好了,我們快開始吧,別誤了吉時”。華夫人笑著說道。
說完,華夫人拿著細線,為李玉春開臉,然後是喜娘梳頭一手拿著象牙梳子,一手捋起烏黑油亮的長髮,一直從頭頂梳到髮尾,一邊梳一邊口中唸唸有詞:“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
然後是喜娘將一頭長長的青絲挽成了婦人髮髻,代表從今日開始,她就是有婦之夫了。接著描眉化妝,折騰了好一陣,再被罩上厚厚的大紅嫁衣,頭上沉甸甸的鳳冠讓李玉春脖子都僵了。
一陣嗩吶聲由遠而近傳來,小月急匆匆地跑進來。
“小姐,迎親的人來了!”
“姑娘,咱們該出去像你母親拜別了!”華夫人為李玉春整整鳳冠上的流蘇,帶上紅蓋頭,親自扶著她往前院去。 雖然知道李玉春是沖喜新娘,但是西市的街坊還是來了很多道喜。李玉春來到李大娘面前,深深一深深一鞠躬,眼淚奪眶而出:“母親,請原諒女兒不孝,不能在您膝前盡孝了!以後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 李大娘憐愛地看著自己的女兒,幾次都想不顧一切的衝上,攔住女兒,卻被丁氏深深按捺了住了。眼淚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轉,卻說不出一個字來。喜娘一聲喊:“吉時到,新娘子上花轎咯!”
喜娘塞了蘋果給了李玉春,並在一旁小聲囑咐:“姑娘,這蘋果一定不要吃了,也不可以丟掉!”然後蹲下身子將李玉春背進了花轎。
看著李玉春遠去的花轎,李大娘再也忍不住,淚水想是決堤一般,潰不成軍。只有一旁地丁氏在旁安慰勸解著。
一路吹吹打打,十分熱鬧,不知道過了多久,花轎終於停了下來。李玉春還在發懵,轎門被硬物砸了一下,這應該就是踢了轎門吧,李玉春心中腹誹著。一隻胖乎乎的手伸進來,應該是喜娘的。她伸出柔荑拉著那雙手,小心地鑽出去,險些磕著頭,趕緊低了低頭,才從轎子裡鑽了出來。
周圍嘈雜著充斥著李玉春的耳膜,宋府的門口圍著一大群看熱鬧的人群,其中好事者又不少,紛紛熱議起來。
“新娘子,聽說才十二歲”。
“可不是,年紀輕輕就要守寡了。”
“哎呀,你看那嫁衣,因是天蠶絲做的,真漂亮,要是我出嫁也有這樣的嫁衣該多好呀!”
“也不知道這沖喜對那宋公子有沒有用。”
種種議論不絕於耳,李玉春只當沒聽見的,扶著喜娘的手跨過火盆,踩著瓦片,一路來到宋府的正堂。
她很久快點去見到宋逸成,不如道他現在的病情如何,她真想趕緊結束這段儀式。
一道洪亮綿長的聲音響起:“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李玉春的心情複雜,象徵性在喜娘的攙扶下彎著腰,當喊到“夫妻對拜”時,她好像聽到咯咯地雞叫聲,難道真的是同公雞拜了堂麼?
“送入洞房!”終於鬆了一口氣,這下可以應該可以見到宋逸成了。
李玉春在喜娘的攙扶下,七彎八繞的向著喜房行來。一路青磚小道旁邊的宮燈上都罩了喜氣的紅布,透過頭頂的紅綢,只能見到這些紅色的燈光一路延伸,直到喜房的門口。
門口值守的小廝見喜娘攙著新娘,忙躬身迎候:“小的,給三少奶奶道賀。”
“快開門讓三少奶奶進去。”還沒得李玉娘開口,喜娘便急急的道。象是趕著在完成任務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