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大王娶正妻的可能性很小,但小也還是有的。而且隨著年歲漸長,扶蘇公子心底善良,又自小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和崇信法家的大王,那是經常性的習慣性的意見相異,尤其在楚國一事上,聽聞大王和扶蘇公子,更是沒少因為少公子爭執。
但胡亥公子就不同了,從來老父最愛幼子,幼子最為可愛乖巧,幼子不但和自己長得像,脾氣性情也像,幼子還天姿聰穎,總能幫爹解決問題,堪稱世間少有之神童。
將心比心之下,自己的小兒子要有這麼聰明可愛,自己也不忍心自己嬌寵一生的寶貝,在自己死後,要看大哥的臉色,靠大哥吃飯啊。
要解決這個問題,當勿之急只有兩個辦法:
一是封太子,趁早解決奪位的糾紛;二是封王,封個又遠又富裕的地方,將少公子趕出咸陽去。
有些自以為是忠臣,或者是各有心思的大臣,已經解決過幾日找個機會,跟嬴政聊一聊這個事。
這時,離汾陰發現宋室的九鼎的訊息,已經過了三天。由於當時天降異象,方圓數十里內,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見,再加上胡亥也沒特意隱瞞訊息,又有某些不知名人士的推波助瀾,僅僅是三天功夫,小半個中國的人都知道了,汾陰發現了宋室九鼎這個訊息。
而發現九鼎的過程,那簡直就跟一本終點小說似的,極大的豐富了秦朝人民無聊的精神文化,一開始還只是比較撲實的武俠位面——無非是正好講到“鯉魚躍龍門”,然後天降異象之類的;後來變成了玄之又玄的修真位面——所謂的異象,其實就是龍在天空中飛舞的影子,你不信啊?我跟你說,我七大姨的六姑的四婆的五叔就住在龍門那,他親口跟我說的,他看見了龍的影子還聽見了龍吟聲;再後來……這年頭也沒有《封神榜》啊?怎麼劇情就變成了《洪荒之XXX》呢?連伏羲大神都要出來客串一下。
特麼你在逗我嗎?山西不是黃帝還有堯舜禹的地盤嗎?伏羲大神跑出來湊什麼熱鬧啊?噢!伏羲和秦之先祖嬴氏一樣,都是天水人,老鄉幫老鄉。
伴隨著被廣大勞動人民,用豐富的想像能力編造出來的九鼎傳說,胡亥和他那句“六國畢、四海一、天下定、九鼎出”也一同名揚天下,真正的廣為世人所知曉。
隨之而來的是,胡亥那些年在楚國幹過的事,也被人一併扒了出來。
作者有話要說:有人說做假鼎很麻煩。。。其實不是的,你們大概是把鼎想像的太大了,真正的九鼎是很小的。。
最多司母戊鼎的四分之一重,司母戊鼎才133厘米高,口寬七十厘米呢。。根本就不大……
古代那個技術,鑄不了太大的鼎。。
歷史上,漢武帝那個如果是個假的……那就是一個方士為了騙人而假造的,方士都能造出來,趙高會弄不出來嗎?要知道,無論是什麼同人……包括大秦帝國裡,趙高那都是專給嬴政培養死士的,手下權利大大的……
第83章 再見
殺人、滅族、抄田,五國遺民們不用細思就極恐了;這根本就是一個小殺人魔啊;殺了就殺了,還要破壞你的名氣。看看楚國那邊的幾大家族,死了就死了;滅了就滅了,還要被那些臭泥腿子拉出去遊街,還是全國巡迴,一村一鄉都不放過,祖上數百年的名聲都爛掉了。
這樣的小殺人魔竟然挖到了九鼎?難道真是上天派他來滅……不行!這不科學!假的假的一定是假的!聽聞長公子扶蘇心底善良,仁慈厚道,最是敬重讀書人。就算上天要選,也要選這樣的人啊。
相對於五國遺民們,普通老百姓的想法就簡單了;聽說少公子專門給人分田分地,還低價出租種子、耕牛、化肥這些農具;還聽說他指導種出來的田;去年的收成已經達到了三石;一畝田的收入比過往翻了一倍;少公子又害怕谷賤傷民,又定了一個什麼“糧食保護價格”,以保證糧價不會因為糧食增產而降低,最終導致農民到手的錢還不如尋常年景。
哎!可惜這套政策只在原來的楚國實行,說是什麼“實驗田”,聽說楚國那邊的人,去年收入挺不錯的,過年都能吃上肉了。要是我們這邊也能這樣就可好了,不過我們這邊的田都在那些老貴族手中,要是少公子也能來殺一殺就好了。
要是少公子當上了秦王,沒準就……呵呵。少公子挖出了九鼎,沒準這真是上天的指引,命裡的註定,註定少公子要成為下一任秦王呢。反正,聽人說秦王即沒有王后,更沒有嫡子,繼位……諸子皆有可能。
民間的風雲變幻,是非八卦,胡亥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