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叢集在一起。我不懷疑統帥有把弱軍變成勁旅的能力,但是時間明顯來不及。一旦敵人用他們的主力強擊力量,用整個叢集戰艦實施突破,我們第二叢集和第三叢集的一切行動都失去了意義,我們失去了戰場的中心地帶,敵人會抱成團,會把失去核心的我們拖死。”一名狼軍中將雙手扶著星圖顯示平臺,俯著身子,眼看著星圖,沉痛無比的闡述著自己的看法。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在確認沒有人要打斷他的發言後,開始繼續向下說。
“我無法理解最高統帥部是怎麼想出這個計劃的,也無法理解領袖是怎麼批准這個計劃的,我現在,什麼也不奢望了,我只希望,可以和領袖一起奮戰到最後,那將是我得到的無尚光榮”。他說到最後,幾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這從他顫抖的身體就能看出來。
他叫華特,是一位中將,一位從西北就追隨龍三的塔米拉軍官,從一艘戰列艦的艦長一步步的穩紮穩打升上來的將軍。在他的履歷表上,你會發現,他曾經參與過所有龍三親自指揮的戰役。
他現在是一支數量為四千前鋒突擊艦的艦隊總指揮,作為一名指揮官,他到不看重軍銜,他只看重自己的責任。
他一直為自己不能瞭解戰役的全盤計劃而遺憾,甚至有一些不滿。在這場關乎狼軍命運的戰役裡,無法和最高統帥龍三並肩作戰,是他在感情上無法接受的。
雖然他對龍三的個人的崇拜達到了痴迷的地步。但這次,他卻無法說服自己,他認為中央叢集這樣佈置,領袖死定了,因為他永遠不相信龍三會在敵人的面前退卻。從他個人的角度看,龍三若是陣亡了,狼軍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
在領袖陣亡的前提考慮下,他承受不住了,他不怕死,也不怕輸,他只怕不能陪著龍三一起死。
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軍人。話又說回來,狼軍裡又有誰不是個性鮮明的人呢?
“那些從未在領袖麾下作戰過的東部官兵憑什麼得到領袖同生共死的殊榮呢?他們憑什麼有這樣的資格呢?追隨領袖戰鬥到最後一刻的人只能是我們這些狼軍,我們這些一起從地獄裡殺過來的軍人。我們將和領袖一起,戰鬥到最後一息。”他的想法很簡單,簡單的可怕。
這種簡單想法造成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拉出自己麾下的戰艦,脫離已經轉移到目的地的陣線,回去與中央叢集匯合。
說的再透徹點,就是戰前的譁變。
譁變,放到哪支軍隊裡,都是重罪。尤其是戰前,重罪就會升級到死罪。
華特中將很清楚這一點,但他顧不得了,這不是對誰忠誠的問題,而是信仰問題。
他經過了認真的計算,現在已經能肯定,此時脫離第二叢集,時間還來得及,並且當他的艦隊回到中央叢集的時候,領袖龍三隻能接受他麾下艦隊的合流,因為那時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允許再調動艦隊了。
這樣在中央叢集承受敵人的打擊時,龍三手裡的本錢將從一萬艘戰艦上升到一萬四千艘,那也許會多挺一段時間,一段或許有奇蹟發生的時間。
他知道這樣做對羅得裡克斯少將和整個戰役佈局的損害是巨大的,但他顧不得了。
領袖若是陣亡,勝利了,也沒意義。
戰爭永遠不會是一個人演繹,但誰也無法否認,這裡面個人的影響力。
他不懷疑羅得裡克斯少將的能力,也從未對羅得裡克斯少將軍銜低職務高的事實感到不滿。
正相反,他是狼軍裡,最早一批認可羅得裡克斯少將的將領。
理由很簡單,羅得裡克斯少將是龍三挑選出來的人,他無法嫉妒。
只是要在國家利益與統帥龍三之間做出選擇時,他會毫不猶豫的選則追隨他的領袖,在他看來,龍三就代表了塔米拉整個國家。這樣的前提下,“塔米拉之虎”是無法鎮住他這樣的西北派將領的。
這也是他們第一代狼軍將領的鮮明特點。
但當他提出迴歸中央叢集艦隊的要求時,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他開始害怕。
不是羅得裡克斯少將的反應令他害怕,而是同僚們的反應。
佔指揮系統總人數近一半的實權指揮官都提出了脫離第二戰鬥群,去加強中央戰鬥群的要求。
不可否認,沒有提出意見的將領都很惱火,只能說,他們比其他人慢了一步,現在的情況已經不能使他們再提出要求了。
如果他們也提出要求,那第二戰鬥群就不存在了。要知道,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