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龍三少年白髮,因而“狼軍”又被人叫做“白狼軍”。
這些都是後話,也不是維福想要真正瞭解的,他只想知道,為什麼2621年的西南戰場上會出現奇特的一幕,兩名殺得眼睛都紅了的對手竟然握手言和了。
如今稿紙擺在了維福的面前,他開始寫西南戰爭的總結了,他已經想得很明白了。
2621年1月3日,西南戰爭正式開始,雙方軍隊開始交鋒。進攻方為庫恩帝國B集團攻略艦隊,總指揮為霍克上將,各型戰艦共一萬五千艘,其中母艦兩艘,由霍克上將的本隊和突擊艦隊兩大部組成。
防守方為塔米拉西南聯合防衛艦隊,有指揮權的竟然有三個人,分別是海因斯中將,布倫中將,以及達加奇中將,各型戰艦共一萬八千艘,其中母艦四艘,由海因斯中將的西南艦隊,布倫中將的第十一艦隊,達加奇中將的第十艦隊三支艦隊組成。
雙方接戰,由於塔米拉方在數量上處於優勢,又成功的對庫恩帝國艦隊進行了伏擊,在交火不久後,庫恩帝國的前鋒突擊艦隊就被打得一敗塗地,幾近全軍覆沒。但是由於庫恩帝國霍克上將的頑強抵抗,庫恩帝國憑藉著統一的指揮和頑強的戰鬥風格使海因斯中將速戰速決的想法落空。就在戰局僵持不下時,塔米拉艦隊由於指揮權不明確發生了不小的矛盾。此時,基爾公爵統帥的庫恩帝國A集團攻略艦隊趕到戰場,戰局迅速扭轉。
塔米拉艦隊大敗,第十一艦隊指揮官布倫中將戰死,海因斯中將率領他的艦隊和布倫中將的第十一艦隊一部撤離戰場,撤離的戰艦數量為五千八百餘艘,其中母艦三艘,原屬海因斯艦隊的一艘母艦撤離時推進器故障被庫恩帝國擊毀,海因斯中將原有的兩艘母艦最後只儲存下來一艘,所幸第十一艦隊的母艦也隨海因斯艦隊撤離戰場。
達加奇中將艦隊處境更糟,他不得不下令退卻,在部下的拼死掩護下,他最終成功撤離戰場,但他的母艦被擊毀了,戰艦也只剩三千餘艘。
曼達勒星雲區一場伏擊戰,塔米拉大敗,戰艦數量從一萬八千艘,母艦四艘,下降為戰艦近九千艘,母艦兩艘。損失過半。更遭的是,僅剩的這不到九千艘戰艦還分成了兩部分,海因斯中將和達加奇中將各率一部,不久之後,達加奇所部三千餘艘戰艦撤離西南戰區。西南戰場,塔米拉戰力所剩無幾。
庫恩帝國艦隊經此一戰,其B集團攻略艦隊實力大打折扣,B集團艦隊戰艦數量從一萬五千艘銳減為九千餘艘,母艦兩艘。與B集團不同的是,基爾公爵的A集團幾乎未受損,整整有三萬五千艘戰艦,七艘母艦。
此時的西南戰爭應該算告一段落,最起碼庫恩帝國統帥基爾公爵當時是這麼想的,他命令B集團繼續追擊塔米拉人的艦隊,直到把他們消滅或趕出西南為止,又同時把他的A集團分成六部分,他帶“近衛軍”本隊一萬艘戰艦,母艦一艘佔領薩雷奧宇宙港,剩餘三萬戰艦共分成六支艦隊,每支艦隊各五千艘戰艦,母艦一艘。他們的的任務是脅迫佔領塔米拉的六個星系並護衛地面佔領隊進駐這六個星系。
一切都對庫恩帝國有利,此時庫恩帝國的進攻成績斐然,他們很快就要成功了。
有句話叫好事多磨,庫恩帝國的統帥基爾公爵很快就發現塔米拉人的抵抗意志極其堅定,這使得他不得不在非常時期使用了非常手段,他命令艦隊製造了一場慘無人道的流星雨。這場流星雨的結果顯然是令人滿意的——塔米拉西南,投降了。
麻煩接踵而來,最先出問題的是霍克上將的B集團艦隊,他們追擊海因斯艦隊時因地理環境不熟而被弄得苦不堪言,還在質子星雲裡迷了路,隨即遇上了宇宙風暴。這直接導致了霍克艦隊戰艦數量下降至七千艘,迷失的兩千艘戰艦最後只有一半左右掙扎著回到了薩雷奧宇宙港,值得一提的是霍克艦隊的兩艘母艦並沒有出什麼問題。
考察了塔米拉行星上的艦隊停泊基地的庫恩帝國佔領人員很快發來了報告,塔米拉西南艦隊的大型基地上的物資都以被轉移殆盡,根本不可能維持帝國在西南的艦隊長時間運轉。無可奈何的基爾公爵只得從他的本隊分出半數的艦隊去護衛國內轉運的物資(對於物資問題,他早有應急方案)。
當這些麻煩都一一被庫恩帝國解決後,他們只剩等待了,雖然霍克上將的任務沒有完成,但那已無關大局。
如果按正常人的邏輯思維來看西南戰爭的話,這應該是一個終點,塔米拉共和國的終點。
塔米拉共和國對戰爭一絲準備都沒有,就像一位評論家說的那樣,“塔米拉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