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稱,是眾所周知的。但是能夠將九州以及九鼎的來歷說個端詳的人卻為數不多。
據《春秋左傳》記載,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這樣,九州就成為華夏的代名詞。
九鼎成了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九州指冀州(河北、山西、遼寧)、袞州(河北、河南、山東交界處)、青州(山東、遼寧一部分)、徐州(山東南部、江蘇北部)、揚州(淮河以南,東南至大海)、荊州(湖北南部、貴州、廣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陝西南部、四川、雲南、貴州北部)、雍州(陝西、甘肅、新疆、青海、西藏)。
這等史料陳煌自然是清楚的,但是陳煌卻從這四鼎中感受到一股古樸蒼涼的洪荒氣息,能夠鎮壓國運的鼎,又豈是人為鑄造的嗎?
陳煌心思機敏,隱約感覺到這四鼎的氣息和體內的混沌鐘有相似之處,只圍繞著面前的四鼎走了一圈,猛然退後幾步,和龍王敖天對視一眼,同異口同聲的說道:“乾坤鼎!”
大禹乃是一代人族帝王,他也是上古時期有數的高手,能夠鎮壓國運的豈是泛泛之物?
封神之戰後,混沌至寶裡,其中就有乾坤鼎下落不明,最早一次出現是聖人女媧用來煉製五色石補天了。再後來就似乎沒有了訊息。
再到大禹為人族帝王時候,他能拿來鎮壓偌大的華夏氣運,須是至寶才行。而眼前四鼎的氣息分明就是混沌氣息,稍微一推斷,就知道華夏九鼎乃是乾坤鼎分為九份了。
只有如此才能將華夏國運鎮壓住,也只有這等混沌至寶才可以將倭人千年來的殺孽給定住,使其不落下來。
難怪陳煌將四鼎找到後,倭人內亂起來,殺人如此瘋狂,而且作為禍首的他們卻沒有業力呢?原來是四鼎的原因。
失去了四鼎,國運無物鎮壓,只以倭國的那些後天人為煉製的寶物想來鎮壓氣運嗎?那是做夢。
而四鼎一被陳煌找到後,四鼎就不再屬於倭國所有,頓時累積千年的殺戮殺孽業力盡數落在倭人身上,結果就是十中存一。
細細一數,死亡的人數剛剛就是還了千年來被他們所殺的冤魂業力。
陳煌哈哈大笑,對著眾人笑道:“真是造化了!”然後笑呵呵的又說道:“也罷了,今日且將你們帶回故土吧!”
話語剛剛落下,四鼎滴溜溜的旋轉起來,越轉越小,最後落在陳煌的手心,微微顫動起來,再心念一動,四鼎就收進體內。
剛剛好分為四象之位,落在仙嬰周邊。成就仙人後,體內元嬰已經化為仙嬰了,不然還依然是個黑色貓貓,直叫陳煌鬱悶不已。
不過收下了四鼎之後,卻無功德落下,他也不急,因為他知道只要帶回華夏,九鼎齊聚後,天道肯定有獎勵的,只待日後就見分曉了。
第二卷正式城隍爺一百章東海龍宮 一百章
見接下的兩個彌天大願,已經全部完成,該拿的功德業已全部到手,再滯留在倭國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想起長江龍王敖天說的東海靈氣充沛的地方,他心神只一動就猜想到,肯定是東海龍宮了。
連長江龍王都跑路,離開地球了,至於東海麼?
這些年來,大海已經被人類汙染糟蹋的不成樣子,陳煌估計那東海龍王多半也是跑路了。
空留下一個東海龍宮,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沒有被其他的修真者發現?真是可笑之極了,龍族的手段又豈是如今人間界的修真者能夠破解發現的?
如果不是長江龍王敖天身具龍氣,又無意中巡遊過去,引起心有所感,只怕這東海龍宮還得繼續無主狀態。
陳煌只將他的猜測一說出,長江龍王敖天頓時大喜,他見到陳煌現在都身居華夏總城隍之王的地位了,自己還是管轄一個長江,如果到東海龍宮拿到了龍王印,掌控起東海來,那對以後的修行是有莫大的幫助。
這些年來,謝依依配合長江龍王敖天在長江兩邊恢復生態,恢復植被,已經讓他受益匪淺了,雖然說位置高了,責任大,但是報酬也是大啊!
當下陳煌和長江龍王敖天也不耽誤了,加上謝依依三人就直接潛入大海,徑直往那地方去了……
馮先生還在釣魚島上住著呢,這已經不再是陳煌關心的範圍了。
虎王他們現在倭國建立了傀儡國家,每天被倭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