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方大夫上陳家拜訪的時候,村子裡也沒有覺得奇怪。
因為陳茵算是代父收徒,所以就讓方大夫稱呼自己小陳大夫,或者師妹也成。方大夫過來之後,就首先表達了對陳茵的感激。
“多虧了小陳大夫你留下來的幾個方子,西藥特效藥全國都缺。尤其是咱們這小山溝裡面,要不是你留下來的幾個治療尋常疾病的方子,咱們鄉親們病了,就只能咬咬牙扛過去了。”
陳茵留下的方子,都是她自己千挑萬選出來的,很適合做成中成藥放在衛生站,病人看病大夫抓藥都很方便。
陳茵搖搖頭,說道:“這些都是前人總結下來的驗方,我只不過是借花獻佛而已。”
“不一樣,要知道哪怕是現在咱們國家這種環境,依舊有大夫死捏著手裡的所謂秘方,你這麼做可謂是相當深明大義了。”
“方大夫你也很好啊,對於學醫一道,努力刻苦,時常廢寢忘食。”
方大夫繼續自謙一番,而後再誇陳茵一句。
陳茵:……
她只覺得現在這個氣氛有點尷尬,他們兩個人現在這個樣子,怎麼看怎麼像是商業互吹。
最後還是陳茵說道:“那個,方大夫你這時候過來,肯定是有正事兒要說的?”
方大夫說道:“確實,咱們公社來了兩個赤腳大夫,這段時間我也瞭解了一些他們的水平。兩個人都是高中學歷,學東西是很快,心態也很好,不過在醫學方面的認知,也只限於之前培訓的那點知識。就是打針開藥包紮什麼的,能開的藥也都是感冒咳嗽一類的小毛病。再嚴重的病症,他們就束手無策了。
不過,大病也少有人來我們這些看。我主要還是想請小陳大夫你過去給他們講講,小病怎麼看,該如何開藥,一些常見的急症要如何緩解,為病人爭取時間。”
方大夫的目標還是十分明確的,他並不需要將那兩個赤腳大夫一下子培養成什麼神醫來。他的目標只在於,讓他們能夠小病無錯,急症大病也能夠為病人多爭取一點時間,可能就是這麼一點時間,病人就能夠到達縣裡或者城裡的醫院了呢?
如果能夠做到這些,方大夫覺得,他們公社的醫療工作,就已經是大大的過關了。
陳茵也覺得方大夫說的十分在理,想著自己再過兩天就要離開去首都了,索性說道:“那就明天。”
方大夫十分驚喜,連連點頭,說道:“好好好,那我們就這麼說定了,明天你一定要來啊,我這就跟魏國新還有郝春英去說一下。”
魏國琴和郝春英就是上面下來的兩位赤腳醫生,也是響應國家號召下來的知識青年。
等到方大夫離開之後,陳茵又將整理藥方的事情放到了一邊,開始思考起明天要說的內容。
這兩位赤腳醫生都是按照西醫的護理方向培訓的,所以在說的時候,她並不打算說什麼中醫方面的內容。對於這兩位上到高中還接受了西醫護理培訓的人來說,還是西醫方面的知識更容易讓他們接受。
晚上吃飯的時候,馮穗因為還在月子裡不能見風,飯是二哥端進去給她吃的。
飯桌上,陳茵問劉菊芬道:“媽,你知道咱們公社新來的那兩個赤腳醫生嗎?”
“知道,怎麼了?方大夫今天來找你,是為了他們兩個?”
陳茵點點頭,將方大夫說的事情跟劉菊芬說了一下。
劉菊芬說道:“這個方大夫,人真是不錯。”
陳冬葵和張青青這一對夫妻也跟著點點頭,說道:“是啊,難得他能夠為了咱們公社的醫療事情這麼費心了。現在多得是那些只顧著自己眼前事情的人了。”
劉菊芬對這話也表示贊同,而後又對陳茵說起了那兩位赤腳醫生:“那兩個人我們打得交道不多,不過看起來方大夫對他們應該是挺滿意的,那至少說明這兩個人人品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至於你明天要去給他們講課,反正也就這麼一次,也不用太過擔心。”
陳茵想想也是,就沒有再多想。
不過,既然答應了要給他們講東西,那自然還是要說一些有用的東西的。陳茵在睡覺之前,又將自己整理的東西看了一遍,瞧著裡面的內容既不超綱也沒有什麼遺漏的,這才放心下來。
第二天一早陳茵就醒了,洗漱之後吃了兩個窩窩頭就往衛生站趕去。
路上陳茵遇到了不少人,他們都面帶笑意的跟陳茵打著招呼,陳茵也都一一笑著回應。這些人有些是背地裡說過陳茵的閒話的,也有些是曾經為了陳茵打抱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