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種自己遭遇了不公,就要在其他人身上找回來的那種人,絕不會讓自己變得跟當初的婆婆一樣,去刁難兒子未來的媳婦。
“要不這樣,夏言,我這周抽時間約你爸媽見個面,我們好好談談,你的為人我不擔心,但還得看看你父母的態度。女兒家出嫁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真真從小沒有媽媽,我又疏忽於她,她的童年可以說很不幸福,後來我就算百般彌補,也沒法填補一二,所以我希望真真將來嫁人,能夠嫁到一個和睦溫暖的家庭裡……”
姜源信和他說了很多,最後季夏言出去的時候,姜源信從櫃子裡拿出一個老舊的口風琴,他年輕那會就是靠這個追上姚子嫻的。
他愛惜的摸著這把口風琴,良久發出一聲似悲似喜的嘆息……
***
到了姜源信約季家父母吃飯那天。
因為是姜家坐東,挑的地方自然也不隨便的小飯店,何況這是談婚事,選好一點的地方待客。
這也能顯示出姜源信的誠意,不然萬一女兒覺得他看不起季家人怎麼辦?
季夏言專門給爸媽買了西裝,還帶上了一些禮物,到地方的時候,季父季母還是有點怯場子。
“言言,媽之前見那位姜總,雖然很和氣,但一看就是有大本事的人,有身份有地位,他會不會覺得咱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太小家子氣?
季夏言哭笑不得:“媽,您想多了。前朝早亡了,姜叔叔再有錢,他也跟我們一樣是老百姓。”
季母稍稍放心,瞅著前頭一直想把襯衫領口給鬆開的丈夫,一巴掌拍過去:“兒子好不容易給你打的領帶,你弄亂了不是讓人看笑話嗎,別給我亂動。”
酒店的侍者把人領到用餐的貴賓房外,看著豪華的白色房門,季父對這個陣仗很忐忑,沒敢伸手去推。
到了這會,季母反是什麼也不怕了,推開門就進去,姜源信和姜亦真已經在裡面等著,見狀起身,兩家人寒暄過後,坐下來,邊吃邊聊。
姜源信是商人,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慣了,幾杯酒下肚,就跟季父稱兄道弟起來。
“我們家的情況,上巖市的人應該都瞭解一些,就是錢多,別的也沒啥。可有的東西是錢買不來的,這個道理我懂,我老薑是沒多少文化的,可混這麼多年,學到的東西,不比那些大學生少。”
“老哥,你和嫂子都知道,我只有真真這麼一個女兒,之前還因為一些事對不起她,所以我只想讓她這一輩子,健健,平安,開開心心的,不想讓她再受半分委屈。”
“真真在家裡,連一杯水我都不捨得讓她端,想到她將來要嫁到別人家裡去,我這心裡……難受啊。”
季父見狀連忙出聲安慰了一番,話說到這,他們也大概明白了姜源信的意思。
姜亦真是姜源信的獨生女兒,讓她去伏低做小根本不現實,可季家父母覺得,這找兒媳婦,是要找兒子喜歡,他們也喜歡的,又不是找保姆傭人,要兒媳婦低眉順眼,伏低做小做什麼?
姜亦真長得好看,走出去不會和兒子不搭,家世也清白,身體看著康健,待長輩禮數週全,什麼時候都不會失禮,也沒因為自己家有錢就看不起季家,這一點,從姜源信的對他們的態度上也能看出來。
父女兩個都是和氣人。
季家對兒媳婦的要求,也就這些,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好求的?
至於孝順公婆……誰說伏低做小的伺候才是真正的孝順?
只要小輩心意到了,他們當長輩父母的就滿足了,哪裡捨得去刁難小輩?
都是爹生娘養的,要是他們非要像古代一樣讓兒媳婦在跟前立規矩,那是不是也要季夏言到老丈人跟前挨訓?
他們心疼兒子,姜家也心疼女兒,雙方換位思考一下,自然都能理解對方的心情。
結親這事,又不是結仇,肯定要雙方父母互相體諒才行。
姜源信和季家父母三個長輩商量事情,姜亦真在旁邊跟季夏言說話。
今天的主角是雙方父母,而不是他們兩個小輩。有些事還得他們自己說開才行,小輩不方便插嘴,免得會讓人覺得身為小輩卻對長輩說教。
姜亦真提起了最近報志願的事情,她第一志願報的京華大,季夏言報的京法大,兩人這都是商量決定好的。
就是熊冉冉報志願的時候出了點小波折。
熊冉冉也報的京華大,她估的分數報京華大其實有點危險,其它志願都填了稍次一些的京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