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3 / 4)

小說:皇上萬福,彎得福? 作者:想聊

筆書寫,生怕遺漏了當中的一個字。

白蘞面色微白,雙眸略顯迷離和震驚之色。就連順心和順意都不免震驚。

常平平依舊憋著笑,同時也感嘆老子先生的博大智慧。她這般照文搬書自然不覺,可要她自己說出一個道理是千難萬難,更不要說老子先生一個人就寫著道德經還有論語、老子等這些書。

當然這些書也不全是他親自寫的,更多的都是他說出來的話。

然而就是這樣,才令人感嘆所謂的智者,真就像是明燈一般照亮每個人的路。

又有人站了出來,這次更是激動的說道:“不知家主,學生盛子秋,求問家主治國之策,可有何見解。”

常平平一聽是盛子秋,心中咯噔一下。但抬眼望去,盛子秋雙眸明亮神情興奮,一點都不像是要拿她開涮的思想。

治國之策?和治世之道有什麼不一樣嗎?這個常平平就要好好的想一想了。

盛子秋以為常平平是不屑回答或者不想回答,於是繼續道:“治世之道非為治國之道,兩者大同小異,但卻千差萬別。”

常平平靈光一閃,大概是知道盛子秋說的是什麼了。

治國,因為國家有很多的貪官汙吏啊。

常平平不由得想到了之前藺晨曦和她說的那個官員世襲的問題,盛子秋能夠拜在倉股門下,自然是才華橫溢。既然問了治國之道,估計是以後也是做官的料。

常平平眼珠一轉,笑道:“治國之道,自然以民為先,首當一字便是‘正’。”

“正?”

“不錯,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以前倉股老家主還在的時候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盛子秋快速在腦海中默讀了一下這句話,雙眸一亮,但還是有些不確定的問道:“學生請教。”

常平平也是一愣,請教?請教什麼?話能不能不要說一半啊?

但隨即常平平也反應過來,這是要問翻譯?見盛子秋沒有下文,常平平心道篤定,可能真是要翻譯吧?

對啊,之前的也是文言文,怎麼沒要翻譯?

不對不對,怎麼能叫翻譯呢?明顯是要解釋嘛。

常平平盈盈一笑,反正就是要把高深莫測的架子給端正了。

“以‘無為’,清淨的正道來治理國家,以奇詐、詭秘的方法來用兵,以不去擾民來取信天下。國家的禁忌越多,民眾就越貧窮民眾的銳利武器越多,國家就越混亂民眾的心智和技巧越多,邪惡的怪事就越容易發生法令越是森嚴,盜賊就越多。倉股老家主的大概意思:我無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靜,人民就會遵紀守法我無事,人民自然富足我無慾,人民就自然樸實。”

這個時候,另外一個人站了起來,道:“若如此,外邦來襲,國家如何抵抗?”

常平平微微蹙眉,道:“若天下皆是以此治國,何來外邦侵擾之患?再者,此乃為民,於兵,自然要不可鬆懈。”

眾人點頭。

那人似乎也找不到辯解之處,堪堪坐下去沒多久,盛子秋又起身說道:“學生再次向家主請教。”

盛子秋倒是沒什麼,關鍵在於盛子秋在說著這話的時候,同時響起四個一模一樣的聲音。因為除了盛子秋,還有四個人齊齊起身,向她請教。

常平平頓時無語,這尼瑪,這個請教那個請教的,還讓不讓她吃飯了?

常平平微微有些嘆息,隔著輕紗看著那些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生們。不知道是回答,還是不回答。關鍵是這五個人沒有一個人坐下去,像是較上勁,一定要問她。

順心看了一眼掌櫃,和掌櫃交換了一個眼神後,對常平平說道:“姑娘,今日姑娘想必也累了,便先回去吧。”

順意也說道:“是啊,若是仍由他們問下去,只怕會人越來越多。”

常平平不禁點頭。是啊,這幫人,要是在現代,絕對是學霸,不不不,是學痴。

“姑娘,後門已經備好了馬車。”

常平平不禁點頭,看著還在站著不罷休的五人嘆息了一聲,緩緩起身,道:“世間問題繁多,不如一日三省自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說完,常平平伸手平於肩相互疊交,朝著在座的人,行了一個十分有範的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