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她不喜歡起的太早。
冬季外面的天氣還是很冷的。
“外面是不是又下雪呢?”林子吟看著外面比往常好像更亮一些,於是邊穿衣服邊問。
“是下雪了,半夜就下了,不過雪花不是太大。”巧兒麻利地將床簾勾起來。
“恐怕到了下午會有大雪。”林子吟走到窗戶前,拉開床簾說。外面的雪花的確不大,只能算是零星小雪,古代這一點兒非常不好,沒有天氣預報,大家只能憑經驗猜測天氣情況,對於莊稼的種植一點兒也不好。
不行,得找個機會和司徒功或者梅漢卿好好談談,書院裡最好能設立一個氣候課程。當然氣候學和現代天氣預報還是有區別的,但只要學生能像現代的竺可楨教授那樣盡心盡職,每天注意觀察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並留下記錄,相信對於農事和出海都有很大的幫助。
“豐城到了冬季雪就特別多,太陽剛出來幾日,這又飄雪了。幸虧現在有了火牆、暖炕,否則的話,還不知道有多冷了。”巧兒也怕冷,她從出生開始就住在大秦的京城內。大秦那邊的冬季雖然也會下雪,卻遠比這兒暖和多了,一年中下雪的時間也少,不像豐城,到了冬季,幾乎很難看到太陽。
“也就豐城百姓日子好過一些,北地其餘的城內,百姓過得並不如意。等來年大家都種植了水稻玉米,日子漸漸就會好起來了。”林子吟看著窗外的雪花感嘆。
“王妃,靠海的漁民日子也過得好起來了啊,無論是鹽民還是養殖的漁民,家家都不會缺吃少穿。這樣冷的天氣裡,他們也能在家裡貓冬,還有什麼不滿意的。”紅纓一邊說,一邊將端來的吃的放在了桌子上。
“雖然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過我覺得靠海的人也不能全指望從海中找食,他們要是能在離海稍微遠一些的地方種植莊稼的話最好了。”林子吟說。
“聽說海邊的土地不能長莊稼。”綠蘿插一句。
陸嬤嬤和秦嬤嬤歲數大一些,見識地也比較多,她們對於海邊情況倒是比幾個丫頭知道的多一些,“是真的不能長莊稼,所以那些漁民得用海里的東西去換糧食。”
“真的?”巧兒吃驚地問,在她看來,海里的東西再好,也不能代替主食。沒有莊稼,漁民們的日子還不知道過得有多麼艱難了。
“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種植。”林子吟轉過頭來說,“不過得事先花幾年時間改良土地。”
“土地還能改良?”秦嬤嬤好奇地問,幾個丫頭的目光也落在了她的身上。
“當然。”林子吟坐下來開始用餐,“沿海的土地含有鹽鹼地,就是鹽分比較高。只要用草木灰加上石灰就能抵充一部分鹽分,然後用淡水沖洗,最後再堅持用土肥改善,過不了幾年土地就會大變樣,說不準靠海地區因為氣溫比豐城高,以後還是種植水稻的好地方了。”
她用最簡單的方法告訴身邊的人,什麼叫中和和改良。
“不過這些都是理論,具體要怎麼操作,我還真沒有實踐過。”
“王妃讀的書多,見識的也多。”巧兒崇拜地看著她,“王妃說的方法肯定能行。王爺和司徒先生知道後,還不知有多高興。”
林子吟聽了只是笑笑,卻沒有繼續再說下去。不過她心裡對沿海種植還真報了一些希望。畢竟只要離海稍微遠一些的土地改良起來,也不是想象中那麼難。再說一個城發展再好,還是要有自己的農業。
楚隨風一大早就到了侯府,他直接往老夫人的院子走去。
守門的人自然不敢攔著他,而侯府的男人這幾日自然也不敢外出,都是守在老夫人的院子裡。
一路上凡是見到他的下人無一不是匆匆行禮就躲開了。陵王身上自帶的煞氣,誰見誰怕。
“見過王爺。”李嫣然在往老夫人的長廊中遇上了他,連忙行禮。這一次她學乖了,根本沒有像往常那樣抬頭緊盯著楚隨風看。
楚隨風眼睛冷冷地掃了她一眼,然後低聲說,“起身吧。”
李嫣然順勢站了起來,難過地問“祖母是不是再也醒不過來呢?”
她的聲音中帶著哽咽和悲傷。
提到老夫人,楚隨風也不好立刻就丟下她,“或許能醒過來。”
他沒有說的是,老夫人一旦醒過來,就是迴光返照。
李嫣然臉上露出悽美的笑容,“只怕醒了以後人就會遠離。”
楚隨風沉默,然後頭也不迴帶著從一等人走了。
李嫣然看著他匆匆的背影,心裡暗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