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朕的旨意,即日起,所有商人不得往北地運送糧食。”皇上冷著臉下了旨意。
即使三皇子的人再怎麼反對,也只能放在心裡了。
隨著皇上的發話,大秦大街小巷百姓們也知道了。
百姓們對此議論紛紛,北地雖然是陵王的封地,可同樣也是大秦的邊境,那兒有五十萬的將士就出自普通的百姓之家。
皇上不許大秦的糧草往北地輸送,而人人都知,北地地廣人稀,根本不適合種植糧食。皇上此舉和逼著邊疆將士們送死沒有兩樣。
有兒孫在北地的百姓全都流出了眼淚,親人為大秦守著邊關,甘心拋頭顱灑熱血,可皇上對他們卻是如此的狠心。更有甚至,還有一些讀書人暗地裡為陵王楚隨風鳴不平的。
原因無他,當初德妃在世的時候,做過許多善事,百姓很多到現在還記著她的好,其次,這麼多年來,大秦百姓生活安定,很大一方面是因為陵王楚隨風的功勞。這位自幼就被送出去的皇子,從十幾歲開始,就用微弱的肩膀挑起了保護大秦的重擔。這麼多年,任勞任怨,從無二心。
皇上卻為莫須有的傳言就斷了陵王的後路,所以皇上的所作所為讓人心寒。
更加著急的是各州的商客。
當初林子吟和楚隨風答應和他們做生意,要求就是以糧換物,北地出產的很多商品在大秦各處已經賣得十分紅火,畫素油、食醋、各種醬油、耗油和豆腐乳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成為百姓們生活的必需品。特別像有錢的人家或者酒樓,根本離不開這些商品。如果忽然斷了生意,他們可是要虧損很多銀子的。
除此之外,像各種調料,也是北地和別處商客交易生產的,他們同樣仿造不出來。加上豆奶奶粉、羊毛線及相關製品,只怕大家根本承受不住那份損失。
“好在林姑娘和陵王有遠見。”大的商戶卻有對策。
“請白公子回去轉告王爺,我等一定會將王爺託付的事情辦好了。”酒樓的後院中,幾個商人正在輕聲商量事情。“還請白公子能幫著多進一些貨物。”
“調味品和海產品、素油我們可以保證,但是其餘的,王爺說了,要暫時停一會兒再說。”對面,穿著一身白色的年輕男子輕聲回答,“不過以後王爺不會忘記朱爺的好。”
“豈敢。”中年男子笑著回答。
“那在下告辭,先回北地了。”白衣男子站起來笑著提出告辭。
“請,以後等白公子有空,賈某定當請公子在京城裡好好玩一玩。”
“多謝,在下就當這一次邀請先記在心中了。”年輕男子笑著答應,雙方的關係似乎十分親密。
“東家,是否冒險了一些?”等中年男子回到後院,一直站在他身後的一個長著八字鬍子的老頭擔憂地問。
“當然冒險。現在京城裡,只有我們一品樓有素油可賣,而且調味品十足,生意能不好嗎。只要將陵王交代的事情辦好,我們三個月賺到的銀子必然比往年一年還要多。”中年男子微笑著解釋,“只是,拿了好處必須就得要付出一些心血。雖然危險了一些,不過好在那些人手裡都有戶籍可用,我們也是正常做生意,只是順手做了一件好事罷了。又不是在買賣人口,就是衙門知道了又能如何?別忘記了,我們身後站著的可是賢妃娘娘和肅清王爺。”
八字鬍子聽了點點頭,那倒是。生意人只要有銀子可拿,絕對不會放手。而且正如東家所說,他們賈家做的是正當生意,背後又有肅清王爺和賢妃娘娘護著,這筆生意算起來還是比較划算的。
與此同時,大秦各州,凡是和陵王有生意來往的人,全都在忙著找人,運人。當然這一次的生意很特殊,但無疑每一個客商都會有豐厚的利益可拿。
“恭喜老爺、賀喜老爺,喜事上門來。”這一日,林家的主子都沒有上工,因為前些天陵王就特意過來打了招呼,今日要帶著媒人上門來提親。
提親是大事情,林家自然十分在意。
林子吟不喜歡高調,因此,村裡人沒有一個知道今日是個大日子。
“噼裡啪啦。”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林家門口響起。
在作坊裡上工的人全都吃了一驚,不知道村裡哪戶人家出了什麼喜事。
按照道理,都是一個村的人,誰家有個喜事,肯定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可大夥兒相互一打聽,還真不清楚是誰家出了喜事。
倒是林家的下人大多都是知道風聲的,不過也沒有多嘴的人。
村民們一邊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