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奚附耳允兒道:“聽說隨姬昨夜便是從此處落水。”
允兒探頭看向下面,此處沒有憑欄,乃是連廊與池邊的交匯之處,水並不深,依稀可見一灣水下交錯的蓮花根莖。
陽光刺目,水中什麼東西一閃,招月叫道:“貴人快看,那是什麼?”
允兒順著招月所指方向望去,見到水底淺灘中,不知什麼東西光亮耀眼,上面似還繫著一段彩絛。
齊奚四下看看,從附近找了個長枝,慢慢挑起彩絛將此物拿到手中。
用帕擦乾淨,呈給允兒,允兒接到手中,彩絛下面繫著一方小巧的金石之器,上面雕刻著一些符文,允兒不熟悉,遞給齊奚看過,問道:“此物你可認得?”
齊奚看了半天,“小人不識。”
允兒料想此物必定和隨姬有關,點點頭,收於袖中道:“此物只你等知道,不要和外人說。”
二人敬諾。
流觀閣與章華臺相隔不遠,這一帶連廊走到盡頭,便可見水邊一處層臺累榭,一些工匠進進出出,手提肩挑些碴石土木出來。
慢慢近前,硃紅色的大門已經完工,翅翹的幹闌雕樑畫棟,精緻的石刻的網格上塗滿赤色。十分鮮豔。再往裡行進,高高的堂宇上雕刻著龍蛇鳳鳥圖案,色澤鮮亮。穿堂風過,涼爽宜人。
進來正堂,便是一重一重的帷帳,顏色各異,隨風輕揚,隱約可見赤紅色的四壁,頭頂上是黑亮如玉的房梁。
一位著深衣的青年男子,背對著允兒,指著黃色窗扇,對正在著色的幾個寺人吩咐著:“此處格窗再塗一次,色澤不夠深……”
陽光自窗欞中鑽過,室內十分安靜,那人的聲音猶如從夢中傳來。
允兒悄悄站住,遠遠地看著。
幾個寺人見到她,躬身行禮。
此人是便是大工尹豰於菟。豰於菟是楚國貴族若敖氏鬥伯比的私生子。據傳生在大澤之畔,初生之後被遺棄,由猛虎養大。
實際上豰於菟是祁國國君的養子,於弱冠之年回到楚國歸宗。因是楚王近親,與楚王年紀相仿,深得楚王之心,楚王經常將他留宿宮中,上一世,允兒見過此人。
豰於菟聽到動靜,轉過頭來,看到一個年輕華貴的麗人站在門口,便走了過來。
齊奚一禮道:“見過公子,這位是貴人允姬。”
豰於菟當下明瞭,楚王託他親自來監工,就是為眼前這位貴人準備的。
豰於菟行禮:“見過貴人。小臣不曾來迎,請貴人恕罪。”
允兒微微一笑:“工尹何必多禮,我本閒來無事,只是隨便走走。工尹且忙,我略站站便走。”
豰於菟道:“此處整體修膳的已經差不多了,只是門窗塗色未乾,再過三四日,貴人就可以搬進來。”
允兒點點頭:“有勞工尹。”
豰於菟沒有十分客套,指著四周道:“貴人可四處看看,有何不合心意的地方,可直接告訴小臣。”
允兒笑道:“多謝工尹美意,我且先四處走走。”
轉身正欲邁步,只聽“噹啷”一聲,從袖子中掉出一樣事物。
豰於菟躬起撿起,正欲還給允兒,目光突然被上面的符文吸引,神色一凜。
允兒抿嘴一笑:“工尹可識此物?”
豰於菟神色凝重,問道:“貴人何來此物?”
允兒笑道:“妾身也是在半路上拾得,工尹可知此物來歷?”
豰於菟道:“小臣如沒有看錯的話,此物應是來自弦黃之地。上面的符文,乃是王宮進出之符。此物乃宮中信物。”
允兒心中瞭然。鄭重說道:“在這深宮之中出現別國宮中信物,確實十分蹊蹺,事關重大,還請工尹慎重處置。”
豰於菟點頭道:“稟明大王后,我必細細徹查此事。”
允兒微微一笑:“此物乃是我在路邊撿來,必與這宮中之人有莫大幹系,還請大工尹在弄清真相之前莫要聲張。”
豰於菟點頭:“貴人所言正是。”
看過了流觀閣,天己近午。允兒攜齊奚招月慢慢往回走。
遠遠見一群寺人抬著一樹火焰般的珊瑚匆匆前來。
為首寺人見到允兒駐步行禮。
允兒見他滿頭大汗,走的十分急,點點頭,讓他們過去。
看他們去的方向是太后的福壽宮。
齊奚低聲提醒道:“太后的壽誕就在下月初九,貴人也應該準備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