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跪在地上,磕頭道:“多謝大姐,爹爹的事情您費心了。明日我和李進大哥一起上縣裡,若是有跑腿需要出力的只管使喚我。”
安木急忙閃身避開,嗔道:“跪來跪去的成甚樣子?快收了眼淚早些休息,明日隨著我李進叔一起上縣。”
何小一聽到安木這樣說,抹了把眼淚,從地上站起來深深施了一禮。
一夜無話,早上安木和大郎起身後,呂氏已經拉著銘哥等在屋外,先領著他們去棚屋中哭上一陣後才服侍他們吃了晨食。
“大姐,今日是春耕之時,咱家不去能合適嗎?”呂氏看到銘哥和大郎玩到一處後,低聲問道。
“不妨事,”安木微微抬頭,指了指手中正在看的《宋刑統》,“不成丁者不擔賦稅,父母喪者不入鄉射之禮。兒和大郎正佔了這兩條,祭祀一事我和大郎是不能出面的。”
呂氏聽到安木這樣說,長出了一口氣,隨即又擔憂了起來,“若是戶長故意找岔怎辦?”
“候押司雖說過,讓兒不要故意和李戶長起衝突,可是他這樣死死相逼。若是咱們不加以反抗,只會讓他覺得咱們軟弱可欺。”安木說道,“這鄉里的事情多了,咱們能逃過一件,卻逃不過第二件第三件去。是得想個法子讓李戶長害怕和咱們做對……”
“可是,咱們現在一無功名,二無親友可以投靠。能想甚法子呢?”呂氏皺了皺眉頭。
安木微微一笑,“讀書人,自然要用讀書人的法子。”
叫過正在院中和銘哥玩耍的大郎,沉聲道:“從現在起,姊姊要教你聲律啟蒙,你須得用心銘記。”
大郎看到安木一臉的嚴肅,用力的點點頭。
--推薦好友的閨寧重生幼年,扭轉乾坤,但求此生親人平安順遂,享一世安寧!
第29章雅祭
更新時間2014…4…6 14:45:55 字數:2146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安木在書桌前正襟危坐,大郎和銘哥並排坐在她的對面,一字一句跟著讀。
大郎異常用功也非常聰明,不論安木教他什麼,他都強迫自己記住,如果今天背不完那麼就不許自己吃飯,有時讓安木看的直心痛。他一夕之間失去了父母,姊姊又昏迷了兩三天,由萬般寵愛的獨生子變成無人關心的孤兒,當面對戶長那貪婪的目光時除了害怕還有絕望,直到姊姊‘醒了’,才覺得有了依靠,讓他瞬間就長大學會了懂事。
當安木告訴他這是爹爹唯一留下的東西,我現在傳給你了。大郎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學會這些東西,保護姊姊,保護安家,保護爹爹留下的東西。
《聲律啟蒙》一書原名為《聲律發矇》為元代的祝明所編共兩卷,只收有平聲三十個韻部的字,在康熙年間被湖南車萬育重新編撰成熟,後改為啟蒙。在清朝是和四書五經一樣屬於必備書籍,流傳甚為廣泛,是必不可缺的私塾讀物。
北宋的啟蒙讀物也就是這麼幾本,無非就是《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罷了,像《弟子規》和《增廣賢文》等都是後世發明的,在一個缺少幼童啟蒙的時代裡,如果有一個新的啟蒙書籍出現,那是多麼震撼世人。當那些不會做詩的讀書人看到這本書時,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安木有一個資訊量很龐大的圖書館,只要是學校裡有的書籍,都可以在圖書館系統裡找到。想了很久,決定讓安舉人‘寫’出一本《聲律啟蒙》,反正安舉人已經去世了,誰也不能找他對質,更何況自己是一個六歲的小丫頭,也絕對不會有人想到這本書實際是她弄出來。如果有人問為什麼沒有留下一紙半字的作為憑證,自己可以說只是形成腹稿所還未成書。
為了能夠擺脫現在的生活局面,剽竊就剽竊吧,安木的心中沒有負罪感。
所以,在每天下午,村民們總會看到姊弟倆人身穿孝服,捧著幾頁紙,跪坐在安舉人的墳塋前不知在讀著什麼,讀完了之後就將紙在安舉人墳前焚化。
現在的人們和後世不一樣,後世大學生太多了,而且由於後世的道德水準大幅度降低,以至於人們產生了不需要上學也能混個人上人的思想。再加上那些叫獸時不時蹦出來秀個下限,所以後世的人們根本就不尊重讀書人。
現在,布衣畢昇的父親還在歙縣的匠鋪中刻著雕版,沒有生出發明活字印刷的好兒子,再加上江浙一帶的竹紙技術未完善紙質易折易碎,現在使用的藤紙和麻紙價格又極高,所以書籍和唐末時的價格沒多少區別,直到七十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