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的放在了驢車上面。
城外,郭縣令家的車子已經等著了。
因安木和大郎都帶著孝,不方便過去請安,便由張致和過去,縣令娘子下了馬車說了幾句,便又重新上了車,兩家的馬車並在一起,一前一後的往沙灣而去。
宋人對楊柳有一種無法言語的喜愛感,所以官道兩旁栽種的全是垂柳。
太陽還未升起,讓盛夏的早晨少了一絲酷熱之氣。趁著這個好時機,馬車在快速的疾馳,偶爾會有幾根不聽話的柳條拂在車廂之上,車廂內的人便會聽到輕微的擊打聲。
安木很不喜歡現在的馬車,可是又沒有辦法弄到橡膠,這種原產於南美洲的橡膠樹,要直到1839年才會發現它的特殊用途。
呂氏和幾個孩子坐在一輛馬車裡,為了防震,特意鋪了厚厚的幾層毯子,可是這幾層毯子卻又將車廂內的溫度給變相的增加了。剛剛馳出陳州城沒有多久,安木便覺得渾身上下不管是哪裡都在流汗。急忙接過呂氏遞來的水囊,狠狠的喝了幾口。
“再忍忍,到中午咱們就到路邊十里亭子裡歇息,到半下午再開始趕路。”呂氏看到大郎和銘哥也是熱得受不了,笑著勸慰幾個孩子。
“也不知道縣令娘子那裡熱不熱,看他們車簾緊閉,想必車裡也是蒸籠似的。”安木透過車後的一扇小窗往後面望去。
“他們車裡是有冰的,不會怕熱。”呂氏好歹也是見過世面的,聞言微微一笑。
“冰?”安木突然扭轉過頭,看著呂氏。
呂氏點點頭,“這天氣熱的人都站不住,別說趕路了,若是車裡不備了冰可怎麼受得了?所以,必須天不亮就起身,中午隨便找個地方休息,等到太陽快下去時再接著動身……”
安木卻沒有聽見呂氏的話,腦子裡一直迴盪著冰、冰、冰……
“對了,冰箱!”
“啥?冰箱?冰鑑吧?咱家沒有那玩意兒!以前從來沒有備過。”呂氏拿起一把蒲扇給安木和大郎慢悠悠的扇著。銘哥則是一臉幽怨的看著老孃。安木見狀笑笑,拿出一把小些的蒲扇給自己和大郎扇,讓呂氏和銘哥扇。
安木扇著扇子,心裡卻一直在想冰箱的事情。她知道做冰這種事情是唐朝末期發明的。當時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製冰了。到了南宋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硝石製冰開始廣泛的流傳起來。商人在裡面加上水果或果汁,這樣就可以製成美味的冰飲。
在陳州那裡街道上昂貴的冰飲不就是這麼製成的嗎?
他們可以做。在家裡自己也可以做!只需要在書屋旁邊隨便再開個門。當做冰室。就可以賣錢啊!安木想到這裡,猛的敲了一下頭。虧得自己還帶了一個圖書館呢,居然都沒有想到這個早已經被世人發明的東西。如果製成了冰出售,不僅自己家裡人可以吃。還可以賣錢。
硝石製冰非常的簡單,取一個大盤,在盤內盛上水,然後將金屬罐子置於盤內,不斷地在盤中加入硝石,罐內的水就會慢慢結成冰。
而且硝石還可以重複提煉利用。
一路之上,安木就這樣想著,又趁著呂氏不注意,偷偷的在圖書館尋找古代製冰方面的書籍。雖然沒有找到如何製冰,卻找到了幾篇論文。以至於到中午休息的時候,差點不願意下馬車。
“這位是安家的小娘子?”郭縣令娘子坐在亭子裡仔細打量安木,見她生的唇紅齒白,眉目秀麗。加之她穿了一身孝服,盈盈行禮時如同一株白玉蘭般,不由得心生好感。
“見過大娘子!”隨著安木行完禮,呂氏也忙領著韓家姊妹一起行禮。縣令娘子只是對呂氏點點頭,至於韓家姊妹連瞧都沒瞧。
待眾人都行過禮後,縣令娘子指著自己身邊的小童道:“犬子郭維,你們第一次見面,以後便認識了。”
待到安木幾人相互行了平輩禮後,將安木拉到了自己身邊,笑道:“早就想要個女兒,只可惜我命中無女,接連幾個全是小子。若是有個女兒跟著,每日甜甜糯糯的叫著阿孃,哄著她穿漂亮的衣裳,不知道多歡喜呢。”旁邊幾個縣令娘子帶來的貼身婆子見到她喜歡安木,便也跟著湊趣,誇了安木幾句。
呂氏見了縣令娘子不敢造次,抿著嘴不敢說話,只是垂著袖子站在一旁,韓家姊妹更是大氣也不敢出。幸好安木還是見過大場面的,挑著幾句好聽的話哄著縣令娘子開心,沒說幾句便乖呀兒呀的摟著安木笑了起來。又問了問大郎的情況,得知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