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無妨。國重農耕,君主尚且要說一句以農為本,何況士子呢。
可是後者就很是糟糕了。當時他要來西北的訊息一透出去,就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都說他這是跟著妻姐撈功勞去了。
那時他聽著這些話心裡也極不是個滋味,但蔣燕華在信中說得十分篤定,他也覺得蔣氏定能成功,這樣唾手可得的功勞若是不取,簡直是糟塌了機會。所謂“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既然老天把這個機會送到眼前,就意味著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然而此時此刻,當初那些念頭回想起來竟是如芒在背——什麼天予弗取反受其咎,老天分明是跟他開了個大大的玩笑!
自請來西北,最後疫情卻未平治,劉之敬幾乎能想像得到翰林院裡那幾個一直看他不順眼的同僚會如何歪著嘴譏笑:素來清高的人,好容易拉下臉皮了,竟然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劉之敬覺得後背上有冷汗慢慢滲了出來:他放棄了十數年來為自己所塑造的清寒形象,換來的卻是失敗。此後無論再如何努力,他的履歷之中都多了一塊大大的汙點,且將隨著西北治疫的失敗,再也清洗不掉了。
這一切,都源於蔣燕華那封信。明明是她的姐姐,竟然連西北疫情到底治得還是治不得都不知道,就冒冒失失地寫信給他,將他誆騙進了這個陷阱之中!世上怎會有這樣的糊塗人!
不,其實真正糊塗的是他。當初怎麼就錯認了人,還定下了婚約!若是當時發現認錯了人,想個藉口悔婚也還來得及,畢竟當時只是換了庚帖而已。
但那也未必妥當。蔣家畢竟有兩人在朝為官,兩人在後宮為妃,現在又出了一個郡王妃,若是他無故悔婚,一個小小的庶吉士,自然擋不住蔣家打壓,倒不如將錯就錯了。然而這一將錯就錯,竟致今日一錯就錯到西北來了……
劉之敬腦袋裡亂哄哄的。身後的車上飄來一股子濃濃的藥味,又苦又澀。
他本是個不愛喝藥的人,最不喜藥草那股子氣味,這些日子卻捏著鼻子為這些藥草奔忙,此刻就連自己身上,也彷彿浸透了這股藥味,再也洗不淨似的。
劉之敬突然彎下腰乾嘔了起來,只覺得這股子苦澀之氣縈繞鼻端,似乎鑽進了他的五臟六腑之中似的。
他在車隊之中還是頗引人注目的,忽然之間乾嘔起來,立刻便有人報到桃華那邊去了:“王妃,劉翰林彷彿身子不適。”
“我去瞧瞧。”桃華覺得大概是自己把人家嚇著了,無奈之餘倒也覺得劉之敬是個善心之人,只是書生大概沒經歷過這些,乍一聽說疫病竟無法平治,頓時就頂不住了。
沈數卻微微皺了皺眉,但並未攔阻:“多半是路上累了些,飲食又有些粗糙之故。若是他實在頂不住,就安排他回京城去,到了邊關忙碌起來怕是更要受委屈了,若他病倒反不好了。”
桃華並未深想,點頭道:“你說的是。不過我看他臉色也不像有什麼大病,大約就是為治疫憂心,邊用飯邊思慮,於胃腸自然不宜。”說著,順口還要教導一下沈數,“王爺也要引以為戒!”
沈數笑著點頭,等桃華一轉身便吩咐道:“去瞧著劉翰林,若是他有退意,送他回去就是。”
或許是他疑心過甚吧,但桃華這位未來的妹夫在方才那一會兒流露出來的失望,可不太像桃華所認為的那樣,是對西北遭疫百姓的悲憫。
“王爺的意思是——”初一跟了他十幾年,一個眼神就能明白他的意思,“劉翰林他……”不想去西北了?一聽說王妃也沒有平疫的把握,就想當逃兵了?
“王妃總是太過慈悲。”別看桃華遇事時彷彿帶刺的玫瑰花一般,連太后都能不動聲色地威脅,但她其實內心還是太過柔軟。或許真是醫者父母心吧,蔣家人從蔣老太爺到蔣錫,再到桃華,其實都是這般柔軟的人。
沈數嘴角不知不覺地浮起了一絲笑意:“到底是王妃未來的妹夫,不必做得太難看。”如果劉之敬不是已經跟桃華的妹妹定了親,逃兵可是要斬首的!
桃華並不知道沈數的安排,然而給劉之敬診過脈之後也有點疑惑:“究竟覺得怎樣?”這脈象並不是腸胃有損的模樣啊,雖然有些疲勞,但劉之敬的身體情況應該還不錯,難道真是被嚇壞了?
“此次疫症雖然難治,但只要防範得當,並不會輕易染病。”不懂醫的人,很容易有兩極分化的錯誤觀念,一種是認為什麼病醫生都該能治,根本不算個事兒,另一種就會過分誇大病症的可怕,自己嚇自己。
劉之敬勉強擠出個笑容:“下官並不是怕染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