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上來了,她也覺得不大好意思起來,臉頰難以控制地發熱,頭都有點不太敢抬:“趙充儀那樣子,怕是大病。只是有點奇怪,難道平日裡太醫不去請脈的?若真是我所想的那種病,今日就根本不該讓她到壽仙宮來。”
“平安脈是每隔五日必請的。”沈數想了想,“太醫說過趙充儀體弱多思,龍胎亦弱,恐會早產。不過你今日瞧著,可有什麼問題沒有?”
桃華沉吟了一下:“你是說,還是疑心有人給趙充儀動手腳?但是當時在殿內並沒有什麼可疑之事——只可惜當時我還沒來得及給趙充儀診脈。”
“皇上早就說過,趙充儀這一胎是不可能生得下來的。”沈數淡淡地說,目光有些冷,“但是皇上到現在還沒有發現,他們究竟是怎麼做的手腳。”能讓一個帝王早在妃嬪剛剛有孕的時候就斷言這一胎必定會出事,實在是有些太過悲哀了。
“皇上一直盯著,還是沒發現的話,其實也未必是有人動手腳?”桃華謹慎地猜測著,“導致小產的原因很多,比如長期的緊張畏懼,很可能引起嚴重的後果。不過,如果太醫根本沒有診斷出來……”那麼太醫很可能有點問題。
“那個太醫是皇上的人。”沈數略有點焦躁,“據他所說,趙氏只是多思體弱而已。”
既然是皇帝的人,那麼應該是可靠的。桃華仔細思索著今日趙充儀在壽仙宮的舉動,最後還是搖了搖頭:“我真的沒有發現什麼。”開始的時候她並沒很注意趙充儀,太后一直扯著她往話題裡帶,至少一半的精力都要放在那上頭。如果不是趙充儀挺著個大肚子坐在妃嬪中間太引人注目,桃華出於醫生的職業習慣看了幾眼,說不定根本就不會關注她。
“如果我能給趙充儀診一診脈,或許能發現點什麼……”桃華這會兒真有後悔了,當時不該太過顧忌太后,應該趕緊過去診脈,說不定現在已經有答案了。
“罷了,這本來也不是你的事。”沈數看桃華露出後悔的神色,連忙改口,“不過若是宮裡方便,皇上或許會讓你去給趙充儀診脈。”那個太醫雖然得皇帝信任,但顯然醫術並不十分精良,竟然沒發現問題,“只是你說的那個病,到底是指什麼?不是趙充儀多思體弱?”
“的確可能與多思體弱有關,但——”桃華斟酌了一下語言,“有些孕婦會氣血上衝,導致頭暈頭痛,眼花水腫,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抽搐並失去知覺,稱為子癇。這種病症一旦出現,對母子均有極大危害。”
沈數皺眉:“難道太醫診不出來?”
桃華也皺眉:“按說氣血上衝若是嚴重,太醫應該是診得出來的。但此病初時發作未定,若是不發病的時候,或許難以診出……”妊娠高血壓初時是血壓高低不定,這裡太醫只是每五天來請一次脈,又沒有血壓計可以自測,倘若在血壓近似正常的時候來診脈,的確也有可能錯過去。
沈數在醫術上實在知之甚少,對桃華的話有聽沒有懂,但這種不確定他卻是能聽出來,嘆了口氣道:“事已如此,你不必多想了,皇上若是有意,自然會找你。只不知這孩子能否安然落地。”
桃華搖了搖頭:“如果真是子癇——太難。”這個時代可沒有剖腹產,女子生產本就危險,如果再加上子癇,那真是連想都不敢想,母子俱亡都是很可能的。
聖壽節上趙充儀早產,眾目睽睽之下這訊息按都按不住,只半天就跟長了翅膀似的飛遍了京城。不知有多少人在私下裡議論這早產究竟是為了什麼,而且大部分猜疑都指向宮中的兩位於氏女——太后和皇后。
不過到了第二天,一條新訊息傳出來,頓時就把事情翻了個個兒——趙充儀順利生產,並未出現什麼血崩身亡的慘案,然而比血崩還要慘的是,她生下的是個畸胎。
一時間流言紛紛,有人說這個畸胎腦袋大身子小,生下來的時候還會哭。萬幸的是兩個時辰之後它就自己死了,否則若是長大了,宮裡倒不知如何處置是好了。
還有人說這孩子其實是被春華殿的宮人給悶死的,原想對外宣稱趙充儀胎死腹中,可惜太后和皇后派的人都在春華殿盯著呢,這訊息無論如何是瞞不過去的。就是現在傳得這樣沸沸揚揚,其中只怕也有於氏一族的推動。
如果趙充儀或者生下的孩子身亡,太后和皇后必定招致極大的嫌疑,然而現在趙充儀無事,卻生下一個畸胎,風向就立刻轉向了對趙家不利的方向——連健康的孩兒都不能孕育,趙充儀定然是個不吉之人,連承育龍胎的福氣都沒有!
☆、第142章 六禮
“到底是誰說趙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