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制狂暴地脈靈氣,得此一緩,禁制大成,洞天已經風輕雲淡,恍惚風雨不再,乾坤重定,皓日重生!
此行既了,慈航駕雲離開山頂,正準備繼續趕路。不曾想,九天雲層之中有鳳鳴之聲傳來,只見一五彩鳳凰,鳳鳴如簫笙,音如鐘鼓。
夫鳳,鴻前,鱗後,蛇頸而魚尾,龍紋而龜身。燕頜而雞喙。戴德、負仁、抱忠、挾義,小音金,大音鼓。延頸、奮翼、五彩備舉,鳴動八風,氣應時雨。食有質,飲有儀。能通天祉、應地靈,律五音、覽九德。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古松不棲。梧桐百鳥不敢棲,止避鳳凰也。
只見其五彩光華流轉,顯化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相,一股陰陽之氣縈繞其身,當真是聖德之象徵,明主垂拱天下之祥瑞。慈航望知,大喜!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遂一路追隨。行千萬裡,九天綵鳳輕收羽翼,翩翩飛落一峽谷,有紫氣煙霞籠罩其上,松柏吐祥光,瑤草納瑞氣。
慈航不敢靠近,待得鳳凰再次飛出峽谷,只見其五彩光華暗淡,孔雀翎羽如同退毛,凌亂不堪。慈航進入峽谷,只見五行之氣充斥其中,中央有一巨型蛋卵平放其上,緩緩吸納五行之氣,待得天眼一察,其內有一迷你孔雀正吸納五行之氣。
慈航大驚,掐指一算,原來,那隻鳳凰乃天地初開,殘餘五行之氣與陰陽之氣交感而誕,無父無母,天生地養,感天機變化,遂降落峽谷,產下一枚孔雀蛋,留下先天五行之氣,即為後來佛家著名護法明王孔雀大明王菩薩孔宣以及其成名法寶“五色神光”,遍刷周天之物,只要分屬五行,難逃其手。在封神大戰中,孔宣阻西岐軍隊於金雞嶺,闡教眾仙皆非對手,西方聖人親自降世,“只因東土多才俊,來遇前緣結聖胎”,欲渡其往西方極樂,遂大打出手,甚至連準提聖像一個不小心落入神光之中,被落麵皮,由此名聲大噪,一時傳遍洪荒。
想到此處,面對大名鼎鼎的五色神光,慈航此時猶豫不決。究竟是該如何對待孔宣呢?搶奪五色神光,放其一條生路?可是,因果已結,難保日後不會殺劫來臨,再了因果,麻煩以及危險,不能取!那麼收其為徒?
可是此子天生桀驁不馴,出生之時,飛臨人間,吃人無數;到得多寶道人叛教入佛時,由於對佛教懷恨在心,不敢招惹準提,遂對準其欲傳承佛教衣缽的釋迦摩尼,趁其證道佛陀之時,於大雪山靈鷲洞吞其入肚,釋迦摩尼恐從便門處出,會汙金身,於是破其脊背,壓制其回靈山。如來世尊欲取其性命,眾佛相勸,言道:“佛主從其肚腹而出,當奉其為母!”再者,孔宣畢竟乃西方聖人準提親封孔雀明王菩薩,不可擅自處置,以免惡了準提聖人,於是,順勢加封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如此行徑,慈航哪敢收起為徒。
但是,五色神光關係其日後渡大劫,不可棄之。慈航大念一聲:“無量天尊,死道友不死貧道!”遂一道玉清仙光射入蛋內,滅其生命印記,不可重生,分化一元神,進入其中,吞其粉碎之精純靈魂,奪舍而生。從此,孔宣是慈航,慈航非孔宣!慈航將孔雀蛋和五行之氣收入羊脂玉淨瓶中,用三光神水滋養孕育,以期能比原來的孔宣資質更好!
收拾停當,慈航駕雲出谷,只見鳳凰已經遠去幾百萬裡,遂追尋殘餘陰陽之氣,掐算揣測莫測天機,駕雲直追。鳳凰元氣大傷,飛翔千萬裡,落一萬年青松之上,產一金翅大鵬蛋,留有陰陽二氣,此乃日後西遊之時,為七大聖中鵬魔王!
慈航依舊狠下辣手,奪了金翅大鵬身體和陰陽二氣,再次追隨翎羽暗淡、陰陽氣息淡薄的鳳凰往南而去。
只見,衰弱鳳凰飛入天南不死火山群,在一鬱鬱蔥蔥、挺拔直聳的梧桐樹上停歇,當大日盤踞洪荒上空,正值午時時分,鳳凰全身起火,鳳焰熊熊燃燒,鳳凰嘶鳴,讓人聞之落淚;一時三刻,化為灰燼;又一時三刻,從灰燼中露出一綻放赤紅色光芒的蛋卵;又一時三刻,蛋殼破碎,鑽出一火紅色羽毛的小鳥,啄食完蛋殼,瞬間火紅之焰從腳底熊熊燃起,變化成一六丈紅色大鳥,翩翩起舞,飛舞九天,朱雀是也,南方火地神鳥,四方神獸。飛入火山之中,從此鎮壓天南不死火山,功德無量,不死不滅,享近人間香火!當真是鳳凰涅槃,慾火重生!
第十一章 得寶離地焰光旗,滅惡龍超度亡魂
慈航見得鳳凰涅盤,浴火重生,化為鎮壓天南不死火山的神鳥,大感其無私之德,遂遙遙拜倒,三跪九叩,以表對其犧牲自由、化戾氣為祥和的大無畏精神的感激之情和敬仰之心!待得慈航起身,只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