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事已定,天道有感,滾滾玄黃之氣傾瀉而下。
命運長河浪濤滾滾,首先一靈龜浮出,背上馱一玉盤,盤中一玄黃寶丹,綻放無量光華,靈龜四足踏雲,飛落雲霄,匍匐於道德天尊面前,磕頭請安,送上功德寶丹。
一祥龍騰雲駕霧,鄂下懸一龍珠,祥光萬道,龍口銜一玄黃色玉璽,蜿蜒盤曲間,張牙舞爪,降落在元始天尊面前,獻上玄黃寶印。
一福鳳鳳鳴一聲,洪荒百鳥朝鳳,無數鳥鳴響起,金喙啄一酒壺,壺中有金燦燦的玄黃酒液,叮咚作響,雙翼扇動,在通天教主面前鬆開,那壺美酒被教祖樂呵呵的接住。福鳳繞教祖三匝,飛回命運長河不見。
一天龍白磷畢現,浮出水面,珊瑚般的龍角上托起一團雲光,光中一枚玄黃舍利滴溜溜轉個不停,在震天龍吟聲中,飛到準提面前,準提一刷七寶妙樹,七彩光華閃過,那舍利子已經被拿到手中。
一妙翅鳥在嘶鳴聲中飛出大河,寬被之上拖著一徐徐轉動的五彩仙蓮,蓮花開闔之間,有一盞玄黃明燈顯露出來,燈光乳白,照徹周天,妖邪避退,正氣凜然。
而一輪太陽般的光圈亦從命運長河飛落,直接墜落入昊天腦後,懸掛起一**德金輪,熠熠生輝,只是氣象不及聖人,這是天庭新立,天道有獎,恭賀天庭之主,從此執掌寰宇,庇護億萬生靈。
天庭事完,昊天辭別一眾聖人,駕雲直往天庭所在而去。
而在洪水退去之後,顯露出巫妖戰場的一片慘況來,元始天尊眼快手疾,一揮繡袍,就把不周山斷掉的一截給收刮而走。西方二位尊者一陣懊惱,也尋找巫妖大戰殘存的法寶,即使法寶碎片也不放過,著實讓二人找到不少好東西,日後回爐重練,倒也煉製出不少威名赫赫的西方至寶。
望著遍體鱗傷的巫妖二族,娘娘將一些殘存的妖族大聖收走,讓其餘殘存的巫妖二族族人各自散去,不要再肆意妄為。
因為牛性情恬淡,頗合道家清靜無為之意,老子選一青牛妖為坐騎,慢慢悠悠得朝首山而去;元始天尊看重一四不像,它的角似鹿非鹿,頸似駝非駝,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也將其收為坐騎,騎著返回崑崙山;而通天教主則選中一奎牛,長七丈有餘,易怒,獨眼獨腳,出世則風雷大作,天地驚變往上一坐,搖搖晃晃往東海而去。
西方二尊者一向口口聲聲眾生皆平等,儘管也想抓幾個坐騎,又怕落人口舌,也就打著渡化的名義,將一群有根基的妖獸帶走,同赴極樂。
唯有女媧娘娘緊盯著東皇太一自爆之處若有所思,不想又生出一堆事情來。
第七十五章 東王公出世,西王母奉詔
聖人一舉一動莫不暗含天機運轉的奧妙,女媧娘娘焉能輕易拱手讓出妖族億萬年把持周天權柄的天庭,如今形勢逼人,妖族氣運是有史以來的最低谷,娘娘獨木難支,不得不屈服於其餘五位聖人,天庭之主被道祖身旁的道童昊天童兒奪取,而妖族僅僅在六御之中拿到兩席,勢力大減,娘娘遂起了心思。
東皇太一雖然身死,但是長期執掌開天至寶混沌鍾,太陽氣運幾乎為其所獨佔,乃是因為太一天生有一股至大陽氣,有皇者霸氣,帝王之象,於是所懷法寶就比帝俊的高了不止一籌。
如今身死魂滅,周天不存,卻有一股時而呈熾白時而呈霞紅之色的氣流縈繞在東皇太一自爆之處,與蒼穹之上的太陽遙相呼應,絲絲縷縷流光從太陽飛落,纏繞在這股氣息之上。
女媧娘娘眼前一亮,一抖一副山水畫似的寶圖,墨綠光華閃過,那股氣流已經被收攝一空。娘娘一指腳底,自有祥雲聚攏,色呈七彩,一隻青鸞自天宇降落,點頭嘶鳴,七彩祥雲托住娘娘飛道青鸞羽背,青鸞一聲高昂鳴叫,雙爪一躍,青翅一展,飛騰而起,直往東海而去。
東海之上有蓬萊,蓬萊之東有山名岱輿,岱輿之上,多生林木,其中一樹葉如桑,又有椹,長有二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也。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地至陽靈根扶桑樹。樹上生十根樹枝,一根在上,九根居下,本來十隻金烏輪流棲息,誰棲息在最上面的那根,就輪到誰值班,架起太陽寶車,托起大日,從東向西照耀洪荒。而扶桑樹底部有一峽谷,叫做湯谷,正是十日沐浴之所。
女媧娘娘鑾駕降臨,看到依舊高聳入雲的扶桑樹,也不免唏噓,感慨天道玄妙,歲月無情,物是人非啊。
抖一抖山河社稷圖,山水墨煙圖畫中潺潺溪水流動,雲霧飄渺間,一道氣流飛出,直撲扶桑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