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猶豫一番,問道:“人若是無心如何?”婦人笑道:“人若無心當然就死了。”
比干一聽,腹中符咒破碎,大叫一聲,撞下馬來,一腔熱血濺塵埃。
當時子牙留下簡帖,上面書寫符印,將符燒灰入水,服於腹中,能夠護其五臟,所以比干能乘馬出北門。見賣無心菜的,比干問其因由;婦人言人無心即死。
若是回道:“人無心還活。”比干亦可不死。比干取心下臺上馬。血不出者,乃子牙符水玄妙之功。
幽幽真靈飄到崑崙山,被封神榜接引。元始天尊看著比干,也是微微嘆息,此人七竅玲瓏,卻是該敕封為文曲星。
第117章入陣鬥法
直說金毛獅王步入大陣,大輪明圭鳩摩智卜了七寶法臺四面六芒星光鑑,能觀察東西南北四個陣門的情況。
而且有四杆法旗矗立法臺,以此來控制運轉。
鳩摩智掌心雷一催,轟隆炸響東門的法旗。正在行進中的金毛獅王就見迷霧重重的大陣之中突然裂開一條小徑。
金毛獅王毫不遲疑,提著獅頭大刀直奔東方,被鳩摩智引到東面陣門。
隨後進來的三人依舊被鳩摩智用相同的招數引到不同的陣門,金花婆婆被引到南門,白眉鷹王則被引到西門。青翼蝠王則到了北門。
金毛獅王緊追慢趕,終於見得徑前方一團亮光,心中欣喜,以為到了中心所在,終於能逮到那個禿驢了,殺心頓起。
待得闖進光團,就見一裹著頭巾,手臂套著金環,脖子上帶著項圈的怪異男子,腦後懸掛一光輪,卻是黑白各佔一半,渾身披著豔麗的孔雀翎幕,神采不凡。
見得有人進來,阿育王睜開雙眸眼呈現猩紅血色,煞氣騰騰;一隻眼呈現金色,悲天憫人。
座下阿育王傳法寶柱開始緩緩旋轉。第一層倒垂蓮花一會開,一會合,灑下朵朵指甲蓋大小的碎蓮。
第二層上的大象、奔馬、瘤牛和老虎雕塑開始變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好似有了靈性和生氣,須臾奔出。佔據四方咆哮,聲勢震人。
第三層四隻觀照四極的雄獅搖叉晃腦。獅爪刨地,對金毛獅王發出呼哧呼哧的威脅聲。
金毛獅王雖然不知道此人是誰,但是也知道是敵非友,掂量一番,卻見阿育王腳下的石柱中四頭小獅子對自己齜牙咧嘴。
頓時勃然大怒,自己是獅子的祖宗呢,安能被其小瞧。拿起大刀一個狠劈,百丈長的透亮刀芒捲起狂風朝阿育王石柱削去。
阿育王是何等人物,曾經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君主,經(精彩全本小說百度搜尋:炫書)歷過上百次大大小小的戰役,屍山血海之中活過來的人物,亦是一代梟雄霸主。
腦後軍輪開始急速旋轉,黑色一部分開始出現一朵黑色葉子、白色花瓣、猩紅花蕊的千葉蓮花。
白色部分則長出一枝金葉白色蓮花,佛光浩大,光明留駐。
因為阿育王在位之時,經(精彩全本小說百度搜尋:炫書)歷了兩個時期,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時代。主要是經過奮鬥坐穩王位和透過武力基本統一了國土,在征服搗陵伽國有佔万人被俘”0萬人被殺,死傷數十萬。
所以,蓮花黑葉是指濃濃的死氣。白色花瓣指白骨積累的屍氣,猩紅花蕊代表著可以漂接的血海呈現的血腥之氣。
後半生是“白阿育王”時代,在全國努力推廣佛教,其統治時期成為歷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使佛教成為國教。
宣揚佛法,禁止殺生,強調非暴力和寬容主義,成就佛門護法。因為軍功卓著,被敕封為轉輪聖王之中的軍輪王。護衛佛法。
軍輪光輝一撒,一道白、黑、血紅三色光帶和一道金白絲絛直接飛出。化作驚天匹練,纏繞住刀芒。
一邊是金戈鐵馬的陣陣殺喊聲。一邊是放下屠刀,靜誦佛經的檀唱。如同魔音灌腦。直奔金毛獅王耳中。
三色光帶噴吐汙穢之氣,使的刀芒裹挾靈氣形成的巨大輪廓越來越光華黯漆,靈性大損;金白絲絛牢牢纏住刀芒,遲滯速度。
獅王因為被兩股突然出現的音潮攪擾身形,來不及出招,刀芒之勢已經被阿育王輕而易舉的瓦解。
獅王毛聳聳的大腦袋一聲獅子咆哮。平地起旱雷,轟然炸響,兩條光帶紛紛斷碎,化為煙氣,回到阿育王腦後軍輪。
阿育王從石柱之上起身,一跺石柱。倒垂蓮花飛散無數骨朵,雖然被音波粉碎不少,卻是一波接一波的上前擋住,削弱聲勢和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