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下有一軍輪王,結蜘跌坐在一石柱之上,石柱為青灰色玉石質地。柱高六丈有餘,底部直徑三尺有餘。刻有銘文。
柱上端為雕刻華麗的柱頭,柱頭第一層是鐘形的倒垂蓮花,第二層是線盤及飾帶,上面雕刻著一隻大象、一匹奔馬、一頭瘤牛和一隻老虎,彼此間都用象徵佛法的法輪隔開。第三層是四隻背靠背的圓雕柱身刻有波羅密文字,漆淨散人一觀。知道此乃阿育王轉輪聖王。軍功卓著,為佛門護法,被大輪明王用秘法招來,護持東方。
二人待要細看,卻是一盞金燈垂落,無量光明普照,晃得人眼眸之中盡是一片光輝,看不真切,二人知道鳩摩智不願二人看得出端倪。
清淨散人搖頭苦笑,和太師往南而來。
就見一顆七寶樹高聳,黃金為根。白銀為身,琉璃為枝,水晶為梢。琥珀為葉,美玉為華,瑪瑙為果。根幹技時華果,各自異行,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華實相當;榮色光耀,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
樹端一片雲光之中,四位轉輪聖王端坐一七寶輪車,車上插有法幡。安放法幢,有媒女、內官、軍人隨侍,寶車由四匹白馬拉扯,一頭白象又託著這四匹白馬。
四人腦後懸掛一輪,卻是各不相同。或為鐵輪,或為銅輪。或為銀輪,或為金輪,這是四財輪王,護持極樂世界根基所在須彌山四周,亦是被鳩摩智求下分身降臨,護持南方。
聞太師額頭法眼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此時白毫宛轉,三尺白光射出,欲要探究一番,不想,天花妙墜。優曇花萬朵有餘,如同花雨垂落,結成櫻絡珠簾,花上綻放毫光,以至於擋住視線。
二人又是一無所得,頗為鬱悶,只好轉向西方。
這次卻是駭得清淨散人心神震動。你道是何人,原來是西方至尊阿彌陀佛,儘管是接引斬出的佛門分身,而且又是鳩摩智投機取巧,借用八寶功德池有接引加持佛法的一朵千葉白蓮而召喚出來的。
那股氣息還是如此至大浩瀚。讓人慾要臣服,聞太師也覺察出不對勁。回過頭來。兩道白眉微皺,撫摸三尺白鬚道:“道友可知此乃西方哪位佛陀神念分身,怎麼氣息如此浩大,猶如深淵巨海,不可揣摩。”
清淨散人回過神,穩住陣腳,開口道:“此乃西方聖人接引是也也罷,畢竟在朝歌浮屠塔也折了一次接引的面,此處也不必猶猶豫豫。
聞仲一聽,驚得拽斷幾根鬍鬚而不自知,呆愣片刻,回過神來,朝此佛陀法相一個問安禮,言道:“截教門下聞仲有禮了,願聖人萬壽無疆”。
這阿彌陀佛法相,放眉間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臺,如同須彌山。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皆於中現。或有國土,七寶合成;復有國土,純是蓮華;復有國土,如自在天宮;復有國土,如玻璃鏡。十方國土。皆於中現。
此時聞聽聞仲之語,檀口微開。輕吐七彩梵音,“貧道有禮了!只是此乃神仙殺劫,貧道亦是聽天命、盡人事,二位道友不必顧忌,儘管施展。大輪明王入得凡塵,卻是他自身造化,得看自身機緣。無量壽佛”。言罷,閉目不語,雙手合十。周身檀金之色,燃起熊熊熾焰,腦後一輪畝田大小斃輪,這是法輪。其中顯化一方清淨莊嚴世界。
七重欄椿,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
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解眯、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正是西方極樂世界勝景,清淨散人朝阿彌陀佛一拜,隨後二人不敢多呆,連忙離開,往北方而來。
此處卻是另一番妙景,有香木萬束。蔭檀、沉水、牛頭、梅檀、天木香等,皆有七寶微妙光明。
諸木皆以種種香塗,鬱金、沉水及膠香等;散以諸花而為莊嚴,優缽羅花、拘物頭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
香木上懸五色幡,柔軟微妙猶如天衣,懦奢耶衣、芻摩增彩;諸香木載以寶車,寶車出種種光青黃赤白。轅輻皆以七寶廁填。車駕有四馬牽拉,車前豎立五十七寶妙幢。真金羅網彌覆其上。
寶車復有五十微妙寶蓋,車上垂諸花噩。其花純以真金為葉金網為臺,花臺中多有黑蜂,遊集其中歡娛受樂,又出妙音。復有種種歌舞伎樂箏笛箜篌簫瑟鼓吹。
寶車之上站立一尊明王,三頭六臂,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