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好:“啟稟大師兄,那哪吒之事,師弟已經技吩咐辦好。只是這日後之事,還望大師兄賜教!”
慈航轉過身,一甩手中所持赤色拂塵,慢悠悠嘆道:“這李靖乃是太清門人,只是天數已定,終究是釋門中人,哪吒雖說與其結下父子因果。但是還需了結,不然與那西方糾纏不休,大為不美。
東海龍宮乃是天庭敕封興西之正神,此次怕是也是在劫難漲!”太乙真人眼中可惜之色一閃即逝。隨後言道:“昊天玉帝不知好歹。妄自尊大,居然敢命我等十二金仙俯首稱臣,這番因果正要討教,不拿他御下最強的龍部眾神開刀,哪裡方顯我闡教之威,不容輕辱!”
慈航聞言,一皺眉宇,開口道:“自從萬獸朝蒼,東極神靈青龍隱世以來,龍族每況愈下,人才凋零。靠著祖輩蔭佑,才撈得雨部正神的地位,如今天地神仙殺劫至,龍族也得有人上的封神榜。
只是骷髏山白骨洞石礬娘娘之事,你如何看?”
太乙真人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慈航。知道大師兄一向與截教眾仙親厚,怕是於心不忍,於是思忖一番,這才開口道:“不說師弟我神仙殺劫臨身,需要大開殺戒,抹殺根腳淺薄之輩,回饋天地,以了虧欠因果;就說這石礬娘娘,所住洞府乃是骷髏山白骨洞,一聽就是凶神惡煞之地,怎麼當得道德之士,如今殺劫來臨,當是封神榜上有緣人”。
慈航聞言,也是無語,殺劫之中。只能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各搶一線生機,沒有對錯,只有生死,無量天尊!
且說紂王斬殺了南伯侯鄂崇禹和東伯侯萎桓楚,結果隨從家將逃回封地,以至於姜桓楚之子姜文煥和鄂崇禹之子鄂順揭竿而起,反了商朝。
東伯侯姜文煥領兵四十萬,出兵直取遊魂關;南伯侯鄂順調集二十萬人馬圍困三山關。一時之間,天下八百諸侯,就反了四百。
李靖也因為天下四百諸侯造反,而不得不整日操練兵馬,把守關隘。卻疏忽了對哪吃的管教。
悠悠歲月,烏飛兔走間,不覺已經七載,哪吒也已經七歲,身長六尺。五月炎炎夏日,哪吒心下煩躁。來到柳樹林中納涼,不想看見一條長河,清波滾滾,綠水詣滔,真是兩岸垂楊風習習,崖傍亂石水潺潺。
這小傢伙拖了衣服,拿起七尺混天綾放在河裡蘸水洗澡,不想此河乃是九灣河,就在東海口上。混天綾寶光被太乙真人釋放出來,映得河裡一片通紅。擺一擺。江河晃動;搖一搖,乾坤動撼。
東海龍宮震動,龍王教光要巡海夜叉李艮探查一番。結果夜叉循著寶光一路查來,卻發現在九灣河一小兒正將紅羅帕蘸水洗澡。
夜叉分水踏波而來,只是生的面如藍靛,發似硃砂,巨口獠牙,哪吒口不擇言,心直口快,說著夜叉是畜生。
這李艮乃是靈霄殿玉帝御筆欽點的官差。如何受愕如此奇恥大辱。拿起大斧就要劈了哪吒,這哪吒手中哪裡缺少法寶,拿起乾坤圈就把夜叉打死了。
結果還不省事,嫌夜叉汙血髒了自己寶貝,又在河口洗刷乾坤圈,而太乙真人這在雲端掐訣,使得這乾坤圈散發出圈圈光輪,使得著海水晶宮再次搖晃。
也是殺劫來臨,自己送死,夜叉身死,被龍兵報給教光,正好三太子教丙在列,非要出頭。
騎了避水獸,提著一杆方天戟。分開水勢,浪如山到,波濤橫生,平地水長數尺。
這龍王三太子也是嬌生慣養之人,和哪吒這初生牛犢不怕虎之人一碰頭,沒有幾句就開打,結果,七尺混天綾望空一展,死火塊前千團,往下一裹,三太子掉落坐騎,被哪吒一腳踏住頸項,操起乾坤圈一敲頂門。把三太子原形給打出,正是一條身姿矯健的龍,直挺在地上。
哪吒抽了龍筋,欲要給李靖用作束甲絲絛,卻不想惹下酒天大禍。東海龍王教光聽聞自己兒子被殺,勃然大怒。只是導修道的李靖也曾相識,留了三分顏面,化作一秀士來興師問罪。
結果事情敗露,敖光欲要明日上奏天庭,問太乙真人要人。哪吒惶恐之下,出了府門,抓起一撮土,望空中一撒,一道黃光閃過,寂然無影,已經是借土遁,往乾元山而來。
這太乙真人正要藉此事敲打天庭。豈會息事寧人,下了碧遊床,用手指在哪吃胸前畫了一道符,正是“隱身符湊過耳朵,暗自吩咐一番。
第二日,教光朝服叮噹,遙至南天門,只見南天門未開,只得等待;不料被早早潛伏在寶德門的哪吒看到。藉著隱身符功效,來到聚仙門。撒開大步,提起手中乾坤圈。把教光後心一圈,打了個餓虎撲食,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