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敵人網路,攻擊敵人計算機,竊取或假造資料干擾敵人能力的精兵,關鍵時候,可以透過釋放蠕蟲病毒,來癱瘓和控制敵人的中樞,擾亂敵人的部隊,使敵人喪失指揮系統,使他們的導彈無法發射,飛機無法起飛,軍艦無法作戰,商業無法運轉,金融出現混亂。
成立龍客兵團是娜佳在那天晚間摟著龍宇新時反覆給他講的網路戰重要性的結果。她告訴他,如果把一個國家比做人體,那麼網路就好比是人體中的神經系統。網路戰就是透過麻痺、癱瘓這個系統,使得國家戰爭機器無法運轉。通常來說,網路戰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類:廣義網路戰指全球戰略網路戰,是指國家或集團圍繞和運用國際計算機網路進行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軍事等鬥爭;狹義網路戰是戰場網路戰,是指交戰雙方圍繞和運用戰場網際網路進行的對抗。
她說,從網路戰攻擊模式來看,主要有三種:體系破壞模式,透過傳送計算機病毒、邏輯炸彈等方法破壞敵計算機與計算機網路系統,以造成敵國指揮控制系統癱瘓;資訊誤導模式,向敵計算機與計算機網路系統傳輸假情報,改變敵計算機網路系統功能,可對敵決策與指揮產生資訊誤導;綜合模式,綜合利用體系破壞和資訊誤導,並與其他資訊戰模式結合,造成對敵多重殺傷功效。隨著各國對網路戰研究的深入,網路戰所發揮的作用已與核武器等同甚至超過核武器。像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提出了“戰略戰”的概念,認為戰略戰是一種破壞性極大的“頂級”作戰形式,它實施的成敗關係到國家的安危與存亡。蘭德公司指出,工業時代的戰略戰是核戰爭,資訊時代的戰略戰主要是網路戰。
她告訴他,網路戰與核戰相比,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