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妃暄出山之後,攜天下至寶和氏璧轟轟烈烈趕來洛陽造勢,結果沒想到寶貝還沒有擺顯出來,便被賊膽包天的雙龍夥同草原獨狼給偷走並且享用掉了,事後還一臉無辜。百般抵賴,死不認帳,這種行為無異於當著天下英雄的面。狠狠扇了慈航靜齋一個耳光,換了是任何門派,都是絕對無法容忍的。姑且不說丟了顏面,墮了聲威,光是那塊好不容易得到的無價之寶和氏璧地丟失,就足以讓任何人憤怒發狂,失去理智,產生一種要把萬惡的小賊碎屍萬段,戳骨揚灰的強烈衝動。可是師妃暄至始至終心平氣和,毫不動怒,迫於當時的形勢和外界的壓力,方才不得不出手,稱稱小賊們的身手斤兩,事後更是表示不再追究和氏璧的事了,只是希望雙龍能安分些,不要為了個人目的而攪亂天下,延續戰禍。事實上,即便是鼓吹人權道德法制,強調公平競爭,合理競爭,良性競爭地二十一世紀,為了利益紛爭,各路英雄們也歷來是各顯神通,無所不用,又何嘗把這些所謂的規則口號當真放在眼裡了?可是在野蠻血腥,戰火連天的混亂時代,真正能做到師妃暄這種地步地,也只有那些真正大慈大悲,悲天憫人,胸懷若谷,名利皆空的虔誠宗教聖徒了。
於是秦川想不通的第二個疑問也出來了。以慈航靜齋的智慧和見識,不可能不知道逐鹿中原,爭霸天下這趟混水究竟有多麼血腥,多麼朊髒,更不可能不知道,她們這些真正心地善良,過於理想化的人是多麼地不適合攪合進來,可是為何她們這些一不求名,二不求利,長年隱世不出,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們偏偏就要來趟這趟世間最混濁的混水呢?難道真地也把自己當成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不成?若是如此,又何必長久脫離群眾,隱居不出呢?
秦川曾經也動過直接向師妃暄提問,以尋求真正的答案來解惑之念頭。不過轉念一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願意和他人分享的秘密,就好比秦川自己,他的真正來歷便一直沒有向任何人吐露過,師妃暄她們極度尊重自己的隱私,也從來沒有向他刨根問底追問過,婠婠到是追問過幾次,不過秦川卻拒絕回答。“慈航靜齋為何能讓皇帝如此畏懼忌憚,能讓天下英雄如此巴結逢迎,慈航靜齋究竟是憑仗什麼來左右天下大局?還有慈航靜齋為何要‘卿本仙子,奈何做政客’,長期從事著完全與她們本性和理念相違背的工作?”這些問題必然涉及到了慈航靜齋的隱私機密,或許正是師妃暄最不願意提到的,將心比心,秦川也尊重她的隱私,不想讓師妃暄左右為難。除此之外,秦川還有一層顧慮:秦川完全有能力憑藉一己之力而改變天下,而他也正有這個念頭。如果冒然打聽起慈航靜齋的真正實力,反而怕人產生誤會,以為他想借助老婆的勢力來取天下,大有吃軟飯之嫌,這個臉面,秦川可是丟不起的。
因此。等邊不負地那篇驚動天下的《慈航靜齋揭秘》出臺之後,真正最為關注的,反而是對自己妻子師妃暄孃家人極度好奇的秦川本人了。在《慈航靜齋揭秘》一文之中,威震文壇,名聲赫赫的“竹林居士”邊不負因為顧及到偉大領袖秦川的個人感受以及樂土第一夫人的顯赫威名,這次一反常態的沒有出口成“髒”,指鼻子對著臉的破口大罵,搞出狗血淋頭,糞水狂潑地場景。反而措辭用句都文明乾淨了很多。不過雖然不敢明著罵,但是暗中冷嘲熱諷,繞著彎子旁敲側擊卻是不可避免的。
在此文中,邊不負採用了一問一答的寫作方式,例如先提出“慈航靜齋為何專出‘人間仙子’一般美麗的尼姑?”“慈航靜齋究竟成功挑選並且造就過幾個真命天子?又分別是哪幾個?”等眾人極度感興趣的八卦問題,然後再一一做出解答。
在文中,邊不負是這樣描寫慈航靜齋的血淚發家史的:眾所周知,佛教是漢朝時期。才開始傳入華夏中土的外來貨。雖說起初因為溫和軟弱,與世無爭,而不太招同行冤家們地注意,適應能力又頗強,順利的落地生根下來,但中土佛教的最初發展時期,地位終究比不上根深蒂固的華夏本土宗教。畢竟古代華夏人,普遍都是以禮儀之邦天朝上國子民而自居。根本瞧不起來自野蠻落後的外族蠻彝的思想和東西,相比之下,寧願信奉華夏正統的東西更多些。從漢朝一直到三國魏晉時期。道家、儒家、法家都各自風光過一段時日,惟獨跟不上時代步伐,不知道與時具進的墨家越混越差,最後被打壓成魔門,永世不得翻身。不過即便是失敗透頂地墨家。在當時的處境也比佛教要強上百倍。墨家再怎麼說,也是華夏本土的東西,曾經在百家爭鳴之中。脫穎而出地四大家之一,有道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雖說後來一敗塗地,但在中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