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厲害,一猜就中。
街頭的紙燈上大多畫著梅蘭竹菊,還有一些清麗脫俗的詩句,很有元宵節的氣氛。
葉佳期走馬觀花地看,明亮而舒心的燈光照在她的臉上,將她的臉龐映照出柔和的顏色。
她眉眼如新月,唇角微微上揚。
有時候,她也會在一盞漂亮的燈前停下,輕輕念著上頭的句子,譬如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她哂笑,其實這世上更多的是,驀然回首時,身後已空無一人。
並沒有多少人能有那份幸運,在燈火闌珊處還能見到想見的人。
葉佳期仰著頭,好幾次看得入了神,靜靜站在原地一動不動,任由細膩的燈光灑在她的臉上。
人群熙熙攘攘,被人擠到幾次後,她就找了個角落站著,也不做別的事,就安靜地看著安靜的燈。
小孩子明顯比大人更興奮,幾乎每人手裡都提了一盞燈,追逐打鬧。
葉佳期伸手摸著花燈。
她格外喜歡一盞粉紅色的小宮燈。
小小的,很精緻。
“姑娘,喜歡就帶一個,不貴,才5美元。”賣燈的笑道。
葉佳期搖搖頭,沒有買。
她繼續走在路上,看人潮湧動。
街頭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吃,什麼臭豆腐、烤串、蒸糕……倒很有國內的感覺。
葉佳期買了一根棉花糖,吃著。
糖是甜的,燈是暖的,而她的眼眶卻在一瞬間打溼。
雙眼迷離處,燈火依舊通明。
吃著棉花糖,她想起了很多很多事。
小時候,這種棉花糖不貴,但對於家裡條件不好的她來說,很奢侈了。
她不會開口跟媽媽要,但她媽媽那樣善解人意的人,怎麼會不懂小孩子的心思。
後來媽媽每次上街,都會給她帶一根棉花糖。
榕城地方小,只有最簡單的那種棉花糖,一大團。
後來到了京城,她才知道,原來棉花糖還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比如小兔子,小熊貓,但價格也更貴。
喬斯年給她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