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隨著一陣陣爆炸聲,隨之被帶走的不僅是暴戾的元素風暴還包括威斯恩的煩躁心情,經一陣發洩威斯恩漸漸冷靜了下來,或許說他的思想被成功的轉移了,看來走火入魔的說法不是沒有依據。在這種心情下人的破壞慾是如此強大,幸好威斯恩來到這個荒涼的半位面,否則……
漸漸冷靜下來的威斯恩終於有心情仔細欣賞一下自己的“財產”了,十米大小方圓的地方用來落落腳還是可以的,關鍵在於對於這裡他能全面控制,用一個“改造現實”法術造一個涼亭就是不錯的主意,這點他還是能夠做到的!
原來自己一直以來就沒有放棄過那個美麗的夢想,熟悉的生活,關愛的父母,還有那來自血脈靈魂聯絡的一絲朦朧的感覺,它來自於那個主物質位面之外,甚至來自於這個世界之外。但是威斯恩現在只有一絲非常朦朧的感覺,也只有他強烈思念自己的家人時才會有那麼一絲絲地感覺,這既讓他覺得親切又讓他不由得心痛。
對於中國人來說,亙古相傳的來自靈魂深處的傳承又告訴他:生命是偉大的,同源同宗同類是應該相濡以沫、守望相助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思想是如此強烈,保護弱小已經成為一種本能,哪怕你是梟雄,哪怕你是屠夫。“善”的思想總會自己不自覺的影響著你,你總會為一些悲涼的畫面所感觸,或許是妻離子散或許是無聲悲吟,歷史上多少梟雄曾經一聲令下血流成河、視人命如草芥,但是無邊冷漠的心靈卻往往在孤兒寡母的一聲哭喊下瓦解,即便自己因此將前途盡毀即便自己因此將身死國滅。試問那一次災難他們最關注的不是婦女兒童,那一次事件譴責的不是強者,因為你是強者所以你就應該保護關心弱者,這就是理由!
對於一直在心裡暗示自己,將自己視為僅僅為過客,甚至將自己這一世視為一場意外的遊戲,僅僅希望能夠遊戲人生的威斯恩來說,瀚州人卻恰恰是一個契機,一個讓他重新卻面對自己的契機。如果不是瀚州人實在與他的前世或者說他的認同相似,如果不是瀚州人面臨的悲慘境界,如果不是谷杉那卑微的願望,或許這一切就不會出現。即便他擁有著神性,恐怕他也不會象現在這般地渴望力量——渴望改造世界的力量!有時候人的轉變就僅僅在那一瞬間,一件微小的觸動之間!
而作為人,要說沒有享受、偷懶的想法,在威斯恩看來那簡直不可能,按照前世懶人們的說法:人之所以那麼勤快的去發明創造,就是為了偷懶!所以在此之前,威斯恩的偉大理想就是能夠做一個懶惰自由的一方領主,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享盡榮華富貴。當然,死還是要怕的,但是在死之前能夠藉助神性的存在想法子不朽下去,那就是行了!他並不想成為救世主,至少之前如是!
但是這一刻,他的想法改變了,因為他有能力有辦法去幹預去改變。“以天下為己任”、“仁義為先”、“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些世代影響的思想遠不僅僅只是一種哲學,它們甚至深入人們的靈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遠不非僅僅為世人地華美詩句,“捨己為人,捨生取義”甚或“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之類亦非僅僅是人們高呼的口號——它們在無形中引導著世人的想法,世人的人性,即便是威斯恩。即便威斯恩知道原因,但是他依舊不願改變不能改變,因為他願意相信願意理解願意如此作為,因而這就是他的本性,神的本性如此地真實無偽。
第三十四章 先知與歷史
當威斯恩再次出現在匈奴村村民面前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三天了。在這三天中,威斯恩想了很多也想通了很多,既然天意有了他這個變數,既然來到了這兒,那就依自己本性依自己的想法而行吧,無需畏懼什麼,神本就應是無所畏懼地。
看著眼前的老人,威斯恩相信如果不是他的意志和脖子上的鏈子的話他早就不知變成沙子還是塵土了。老人的名字叫沙啵,是這群瀚州人的頭領也是他們的教導者、先知,自從成為奴隸以來他一直領導著這些瀚州人,不斷的告訴他們瀚州人的歷史和責任,告訴他們應當勤勞忍耐並努力學習,告訴他們應盡一切可能幫助自己的族人;他為自己的族人傳承著歷史和知識,無論何時,在刀劍的威脅下也都沒有一絲的動搖,他為自己的族人傳承著瀚州人的傳統並主持儀式……從谷杉的記憶中,威斯恩發現的是崇高,代表這谷杉對於他的無比尊崇。威斯恩也不由得佩服他,能在皮鞭和飢寒下為瀚州人維護著自己的尊嚴,給他們帶來希望和動力,這是一個多麼偉大的人啊!威斯恩自認自己絕對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