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被別人奴役就是被被人同化,區別在於主動與被動而已。毫無疑問,阿凱恩人的命運是最為悽慘的那種,比翰州人還不如,後者至少還保有自己的文化特性與抗爭勇氣,而大部分阿凱恩人則選擇了逃避。
剩下的一些阿凱恩人則選擇了抗爭,他們拾起祖先的勇氣,為此不斷與豺狼人鬥,與女祭司鬥,與黑暗精靈鬥,甚至於與旁邊的半身人鬥,為此他們不得不藏身於周邊山脈之中,變成獵人與強盜。他們的敵人也未必好過,卓爾們的天性姑且不說,女祭司們信奉的女神本身就是一位天性既冷酷又精於算計,熱衷於製造痛苦(不論是身體或心理上的)的女神,她雖然不像大多數的惡霸使用暴力讓人屈服,但是完美地運用人性的自私來攻擊受害者心中信念缺口的行為顯得更為可怕。她的牧師也不能避免,縱觀整個丹佈雷斯的歷史,沒有哪一位女王是正常死亡的,她們都是死在自己的女兒——下一位國王的手下,真不知道這是因為卓爾血脈的緣故,還是她們的女神的緣故。
阿凱恩人秉承著野蠻人的一貫習性,那就是不信任既有的宗教,而喜歡與天地保持自然的聯絡,因此他們的遭遇固然悽慘,但是在丹佈雷斯這片遠離文明中心的一隅,沒有哪位神祗,哪家教會願意花大力氣來拯救他們。魏曦同樣如此,若非穆罕瑞德神系的強大已經漸漸威脅到了人類神系的存在,神系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了給夾在中間的炎黃人一條出路,魏曦也不會關注這片地域,誰叫這片地域土地肥沃,易守難攻,而其左右鄰居一個是法師之國哈魯阿,一個是半身人之國魯倫,都是出名閉門自守的國度,他們將極其樂意在這片土地換上一位善良的主人,加上這裡同樣靠近幽暗地域,同樣是幽暗地域的偏遠地帶,獲取它將足以讓夜月精靈與炎黃人休養生息。
魏曦選擇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去掉本性原因不說,因為蘭格王國和翰州川的事情,他與勞薇塔本身就已經是敵人了,既然大家結下了樑子,那麼魏曦公然打擊勞薇塔也算師出有名了,反正這位變態的大媽級‘少女’早已惡名遠揚了,打擊她反而會獲得一些善良神祗的好感,當然一些邪惡神祗會更加痛恨魏曦,但是二者本身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討好他們也沒什麼好處不是!
站在大義的高度,將敵人貶得一無是處,這是魏曦教會運用嫻熟的宣傳戰,畢竟大多數百姓甚至貴族們都愛好善良的,畢竟每個人都想別人對他們善良不是,正義在這個世界依舊是具有極大的號召力的。
打擊邪惡的使徒,救贖迷失的生靈,以神之名討伐邪惡。領軍的是夏王國國王的七王子:商振,以前叫什麼名字並不重要,當神選擇他率領遠征軍的時候,神為他賜予了新的名字。這代表著一個重要的含義,那就是遠征軍打下的領土將不再是夏王國的土地,而屬於新的君王,商振離開夏王國領土的那一天起,他將不再是王國的王子,而是新朝的開拓者,是福是禍由其自己選擇。之所以魏曦不惜下達神諭選擇這位年僅17歲的王子,是因為它是諸位王子中最虔誠的一位,僅僅這個原因而已,當然虔誠的背後也就意味著他遵循神意,一直在不斷地學習,訓練,教化子民,畢竟魏曦可是具有知識和教化神職的,他喜歡有學識,有勇氣的人,其他幾位王子也不錯,但是他更合適而已。這就是神恩,無從選擇。
大軍原本計劃是順著塵埃之路商道一直到東夏亞草原南邊邊疆的德爾奇莫商業據點休整,然後以安塔森林南部一隻名為‘星之民’的野精靈部族位據點,逐步展開對丹佈雷斯的進攻,雖然這隻的野精靈部族人數不到五百人,但是無疑他們是最佳的嚮導人選,獲得精靈主神以及野精靈之神瑞裡芬。萊勒菲關照過的野精靈部族無疑還是比較可信的。唯一遺憾的是這裡遠離與夏亞草原的唯一交通要道,補給不便,而且南面的豺狼人崗哨山脈上有眾多豺狼人部落,他們好鬥而充滿敵意,同時一些山丘巨人也在高一些的山坡上居住,他們與豺狼人部落不斷競爭獵場,這些頭腦簡單的類人種族在被人類視為蠻子的同時,也極大地仇恨人類,可想它們不會給大軍方便的。向東一線就是死王丘陵,阿凱恩人王陵所在地,一些遺留的阿凱恩人逃民與一些半身人的避難所,也是豺狼人與巨人的狩獵場。向西則是被稱為斯瓦達的荒野,罪犯的流放地,強盜,竊賊和逃脫丹佈雷斯祭司統治的人在這個地區居住,投向遊牧式生活的懷抱,一個沒有法律監視的地方,同樣不是好的選擇。
但是,當大軍行進到德爾其莫城的時候,卻獲得了一個極大的喜訊,那就是大陸唯一一個幾乎全由半身人統治並居住的國家,魯倫將為大軍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