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魏曦現在也只有苦笑罷了,天大地大,活著最大,在這個宇宙在這樣紛戰不休的世界裡,可沒有鴻鈞這樣的大聖人創造現行的天道天條,來庇佑自己,來讓自己得以在千百來時間中慢慢修行,要想活下去唯有走上最快的捷徑獲取保護自己的實力,那麼接受信仰,承擔因果也是不得不為之的事情了。
神心唯固,會惋惜但是絕對不會後悔,即便知道這點,魏曦也不會輕言後悔更妄論放棄,而將自己的命運之線掌握在別人手上,像耶各一般不得不深深的躲在冥界苦修,曾經的死亡之主曾經的威嚴已經不在,或許在遠古他站在金字塔的塔尖,但是如今卻依舊不得不屈從現任死亡之主的管制。米爾寇、希瑞克、克藍沃時代無一不是如是,希瑞克是根基太淺樹敵太多所以他才得以一舉換掉他,而克藍沃一旦掌控冥界大權之後,這位總管爺也不得不退居幕後,克藍沃可是一心經營他的冥界,而且和大多數神祗交好,與米爾寇的暴虐,希瑞克的無知不同,克藍沃是位兢兢業業的神祗,無論靈魂還是神祗都對他包含敬意,雖然或許只是他無意中的本性但是其行為卻極度契合本源的天意人心,雖然才短短三百年他卻坐實了死亡之主的位置,幸好這位神祗比較尊師重道,要不然還不知道耶各會是什麼樣一副表情,米爾寇與希瑞克時代的猜疑與算計想必他不會願意繼續吧。
隨著神格的提升,得以站在更高的起點自然看得更遠,同時也正是明白因果的存在與作用,魏曦才會更仔細更深度的觀察著信仰與神格。信仰是為了什麼,並非是為了神的大能,其實在很多時候很多神都未必比得上那些惡魔或者蠻荒怪獸得實力,但是為什麼信仰的是神,至少說絕大多數信仰歸於神。因為這是一種交易,不管多麼不公平,這種交易依舊都存在著:信徒信仰神,提供信仰之力給神,那麼神同樣就應當盡著庇護與引導的責任。所謂因果,所謂功德,所謂業力都有此而來,而本源參考的唯一標準是靈魂。信徒提供信仰之力多少給你,你接受了多少,那麼你就應當付給信徒多少回報,否則就是罪業;同樣,信徒如是奉神之名、行神之道,促使更多生靈進化,其靈魂得以淬鍊,得以更進一步,那麼這就算是神的功德了。庇護與教化,這才是神應當遵行的功德之道。
在魏曦看來信仰其實可以以現代經濟學表述,這其實就是一種預支:信徒預支信仰之力給神,而神卻也必須在他們下一次轉生之前還給信徒,多了本源有賞,少了自然也有罰;神開闢神國包容信徒,其實不僅僅是如他們想的為了善良或者為了培養生靈,甚至於可以說是神祗約定俗成的責任,這也是本源給予神延長還款期的一個方式:本源無處不在,神祗吸收不完的,那麼祈並者可以在這裡擁有更多的時間來淬鍊靈魂,因此神也有就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在神國祈並者並非不死,活著的時間也各不相同,就在於此。這種預支確實可以短時間內賦予神祗極大的力量,但是也讓神祗揹負了極大的債務,一旦神祗信仰之力下降,入不敷出那就危險了,很多神祗就是因為這樣而崩潰、分裂甚至被拖入星界長眠的,畢竟光靠自己吸取的本源收入遠遠不夠維持自己這麼龐大的規模地。在這個世界,正是因此信仰源才漸漸成了神祗最大的爭奪目標,卻不知這樣下來自己無非表面光鮮,底氣卻越來越不足啊,難怪古老的神祗沒剩下幾個了,唯有那些信仰源一直龐大或者微小的能繼續著自己的輝煌,至於像耶各這樣敢於壯士斷腕的卻是難得一見,由此看來,這位存在確實不簡單,難怪值得愛歐惦記著。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唯功是舉啊!魏曦蔚然嘆道,這個世界天道並非不存在,但凡一個宇宙,但凡存在必然都有自己的天道啊!唯有明晰與模糊,洞悉與無知的區別而已。那個世界有鴻鈞在,所以早早走上大道之路,這個世界卻依舊在迷茫中摸索著,甚至於不得不坐看深淵與地獄的崛起,逼得本源不得不大力吸取外來的一切有用成果,魏曦的成功正是在這樣的需求下誕生的,本源天道不斷的催促著他前進,他的封神相對而言顯得是那麼的風平浪靜,他的呼喚總有本源不斷的支援,即便是面對的是本源自己數萬年的寵兒——他們的失職使得本源憤怒進而拋棄了他們。
唯有明白更多知識,方能進一步明晰大道之路,神的教義甚至本性並非永久不變,不可修改的,關鍵在於神祗的理解到了何處,當然也不能想當然的亂來,惡業不是神輕易可受的。聖人之道,隨世而移,神有了新的領悟,其後自然是修改教義,教規等等一系列事情了,當然人神之間畢竟關係緊密,很大一部分神也不得不考慮人的需求與感受,再怎麼說都是交易的雙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