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族人口雖然只有兩百萬,除去年幼的小精靈和無力作戰的老人,成年精靈全部都是優秀的弓箭手和魔法師,況且精靈擅長自然系魔法,在任何地方都能種植出糧食,這也就省去了糧草問題。
簡單的說,精靈在和平時期除了少量巡邏兵和各個村落的警衛隊,就只有皇族護衛隊一支正規軍,可一旦發生戰事,那麼每一個能夠拿起弓箭的精靈族都能成為最優秀的神射手,說全民皆兵也不算誇張。
而人類卻做不到這一點,枯燥乏味的軍旅生活也是大部分人難以忍受的,一般來說一百個人中,會有一個參軍的,而十個參軍的人中,只有一人會成為職業軍人。
剩下的人在接受了一段時間的軍事訓練後,都會回到自己的家鄉加入地方的守城軍,雖然同樣有著軍銜,但一個是正規軍隊,另一個則類似於地方警察,戰鬥力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
而一個合格計程車兵需要接受兩年到五年的訓練,而精銳士兵的訓練至少要五年以上,而且每年都要發放給士兵軍餉,否則的話誰還來當兵呢?
一個步兵每年的年薪大約是十個金幣,對於普通人來說算得上中等收入,而騎兵的年薪這超過一百金幣,若是有封號的騎士,或者是獅鷲騎兵、法師之類的高階兵種年薪就更高了,這龐大的軍費開支,也大大限制了人類王國的軍隊數量。
所以千年積累的財富和人口,人類王國常設的正規軍也不過一百萬,這已經是極限了,超過這個數量就會影響到王國的正常發展,畢竟在這個生產力相當落後的世界,一百萬真正擁有戰鬥力的軍隊也是相當驚人的。
三十五萬大軍,想要擊潰精靈只能用閃電戰,趁著精靈族沒有防備,如果能攻破精靈王庭,擒下精靈王族,那麼其他精靈失去了精神領袖,必然會陷入混亂和絕望中,可是一單人類失去了先機,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是被精靈皇庭組織起來的,數十萬憤怒的精靈。
好在人類龐大的人口基數還是佔據了一定的優勢的,那就是可以不斷地徵兵,精靈族死一個就少一個,但人類可以不斷地補充新兵,而且戰場是最好的課堂,一個新兵只要能夠活過一場戰鬥,那麼就會立即蛻變成老兵,這就保證了人類軍隊不會出現後繼不力的情況發生。
人類大軍分兵策略遭到了精靈族的迎頭痛擊,在森林中人類的機動力是遠遠比不上精靈的,攻入精靈森林後的第四日,精靈族利用地形集中兵力消滅了十路大軍中的一支,在五十棵樹人的堵截下,整整三萬人的大軍竟無一生還,此時軍方高層才察覺到了策略上的失誤。
為了避免被逐個擊破,剩餘的九路部隊透過魔法傳訊重新匯合,直到這個時候軍隊高層才發現,每支軍隊都減員了兩千到四千不等,算上那永遠不會匯合的三萬人,軍隊的損失已經超過了六萬!
此時帝都傳來戰神大人的旨意,前線司令哈利勒大公罔顧聖命,延誤軍機,剝奪了他前線司令的職務,由副官暫時接任,在援軍抵達之前不允許繼續深入森林,而是在前線建造出一座堅固的戰爭堡壘。
亞歷山德的想法非常容易理解,軍隊沒有在最短的時間裡抵達精靈王廷,精靈族已經組織起有力的抵抗,那麼短時間結束這場戰爭的可能性已經消失了,那麼就必須要做打持久戰的準備。
森林中騎兵的力量被大幅度削弱,而精靈的弓箭手卻如魚得水,長此以往人類的損失會越來越大,所以必須建造出堅固的堡壘,來抵暗箭的偷襲,只要戰爭堡壘建成,那麼人類進可攻退可守,等於在精靈森林的深處打下了一顆釘子。
亞歷山德並不是把眼前這場戰爭放在眼裡,既然自己將要介入,那麼人類獲得最終的勝利,那是必然的,但是之後還要與獸人、矮人,甚至是東方的惡魔進行更激烈的戰爭。
如果人類軍隊的損失太過慘重,即便光明諸神能夠壓制其他種族的神明,也無法徹底控制整個凡界,這不符合光明諸神的利益,況且亞歷山德本身就心高氣傲,既然他提前發動了這次戰爭,自然是要大獲全勝,至於慘勝的可能性,完全不在他的考慮之內。
第四章 精靈的反擊
建造一座戰爭堡壘,對於軍隊來說也是一件耗時費力的事情,不過這個世界還有著魔法這種神奇的力量,將困難的事情變得容易起來。
人類王國為了這次戰爭,做足了準備,軍隊中本來就有著大量的隨軍法師,這些法師的等級不高,但數量驚人,加上充足的魔石作為軍需,大量低階法師在戰鬥中也能發揮巨大的殺傷力。
而偏向於人類的真理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