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老鄉會聯合,暑期去四川支教,我申請了,你去跟玉濤說要參加,到時就有機會啦!你聽過一句話沒?如果緣分帶來了愛情,那麼朝夕相處就是開啟愛情的鑰匙!”
小嫻臉突然紅了,嘴上說算了吧,最後還是跟玉濤說想去參加支教,心想即使不是為了他,能夠參加支教,也是很好的鍛鍊機會。
玉濤在報名參加支教的老鄉中適當篩選,最後選擇了小嫻跟李懋,再加上他的表妹白百合,連同包括鬱青在內的4名青年志願者協會會員,組成了支教的團隊。
第二章 激情燃燒的支教歲月
1
四川南部有一個只有一條街,70%的居民從事農業的小鎮,鎮上大部分的小孩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一方或雙方常年在外,平時就跟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所以這些孩子其實是蠻孤獨的,尤其是在漫長的暑假。然而今年,孩子們不再孤獨,因為鎮上來了一群青春活力的大學生。
這支隊伍來自浦大的四川老鄉會和青年志願者協會,包括玉濤、宋哲宇、趙宇亮、楊洋、白百合、蔡小嫻、鬱青、李懋,他們來自不同的學院,除了玉濤跟白百合是大二學生,其餘都是大一。在接下來的10天時間裡,他們會在鎮上的小學支教。
他們受到了小鎮孩子們和家長們的熱烈歡迎,在校長的熱心安排下,大學生們住進了一農戶家,4男4女剛好分住兩室。
忙了一天,到了晚上,大家終於聚在一起開會,會上具體討論接下來的日程安排及相關事宜,結果是:每個同學除了上課外,還要承擔其它職務。玉濤、趙宇亮負責安排往浦大及當地報社投有關留守兒童的稿件;宋哲宇、白百合、李懋負責工作安排,如課程計劃和送別會籌備等;蔡小嫻、鬱青、楊洋負責後勤,像飲食安排。
第二天中午在廚房裡,楊洋燒火、洗菜,鬱青跟小嫻切菜跟做飯,三下五除二,她倆很快做好了幾道家常菜,驚得楊洋嘖嘖稱奇。
楊洋把菜一一端上桌,當他端上最後一道菜——酸菜魚時,他高聲叫道:“酸菜魚來啦!正宗的四川酸菜魚哦,大家一定不要錯過!”
大家紛紛夾起魚嚐嚐。
“不錯,跟學校附近的川菜館差不多。”
“感覺還正宗些。”
突然有人問了一聲:“楊洋,誰做的呢?”
楊洋一本正經地說:“是我!”
“切——不可能!”
楊洋只好承認:“是我——旁邊的蔡小嫻!”
玉濤夾了一塊魚放到嘴裡,津津有味地吃起來,稱讚道:“看來這個後勤部長沒有選錯。蔡小嫻,手藝不錯嘛。”
小嫻當時很開心,不僅僅是因為玉濤的稱讚,更因為做出美食與別人分享,本身就是一件快樂的事。
2
夜晚,在小鎮邊緣的溪流中,大學生們盡情嬉戲。天上,滿月如盤,皓月千里;人間,流水清清,碧波粼粼。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