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4)

小說:重返伊甸園 作者:古詩樂

“你覺得,我會不相信你?”彼得覺得奇怪。

“不是。這只是口頭語。”李想解釋。

“口頭語是什麼?”彼得問道。

“就是……”李想考慮了一下,說道:“就是一種說話的習慣,加強說話的語氣,表示對你的喜歡非常多。”

“真的?”彼得非常高興。

“當然。你不相信我嗎?”唐薇問彼得。

“我總是相信你。你知道,對嗎?”彼得看著唐薇,眼睛裡閃爍著天真,臉上的表情特別可愛,就象孩子一樣:“啊,我們吃飯吧!話說得太多,我餓了,你們餓不餓?”

“好餓!”唐薇同意。姜琳和李想也沒意見。幾個人開始悶頭吃飯。

窗外,燈光閃爍,車流如潮。這裡是威海最有品位的街區之一,位於統一路和文化路的交叉口。附近還有幾家頗具影響的俱樂部,是外國人和白領夜裡經常消閒的去處;當然,還有一些有條件的大學生;以及那些沒有條件,但是善於根據客戶需要創造條件的“小姐”們。

“你們想去俱樂部嗎?”沉默片刻,彼得問道。

“其實,我很少去娛樂場所。”李想回答。

“什麼?”彼得不懂李想的意思。

“不會經常去。”姜琳解釋。

“去,還是不去?”彼得需要明確的回答。

“當然去啦!”唐薇早就等不及了。

“要麼,我們也一起去?”李想在問姜琳。

“好吧。”姜琳回答。

“好吧?”彼得微笑著跟大家點頭:“到底,我們去俱樂部,對嗎?”

“對!”三個人異口同聲。

“去哪兒?1978?Tomorrow?Sixteen?”唐薇在問大家。

“隨便。”姜琳回答。

“1978?”彼得說道。

“行。”李想回答。

“行?”彼得非常高興地說道:“我們現在就去吧?”

“當然,‘我們現在就去吧’!嘿嘿嘿……”唐薇學著彼得的腔調說話。

李想叫服務員結賬,並且不讓彼得付錢,他跟彼得開玩笑:“你請客,我付錢。”幾個人約好——到了俱樂部,大家請客,彼得付錢。

他們走在街上,不斷地吸引著行人的目光。

彼得告訴大家:“我一個人,他們覺得很奇怪,總是在看;我們幾個人在一起,他們還是覺得很奇怪,同樣在看。”

姜琳告訴彼得:“就象天上的雲,一直那麼瀟灑,不管白天,還是黑夜。”

俱樂部裡,猶如每天舉行一次的新年狂歡。唐薇和彼得的舞都跳得很棒!姜琳和李想的心情也逐漸放鬆下來,跟著音樂的節拍擺動著自己。

因為需要早起,過了午夜,姜琳和李想離開了俱樂部。

天氣不錯,夜色很美。兩個人在很美的夜色裡呼吸著浪漫的空氣。

一陣輕爽的風從身邊吹過。抬頭望去,白雲飄過頭頂。雖然在夜裡,天還是隱約露出暗淡的藍色。雲一直那麼美麗,那麼清新,那麼潔淨。如同美麗浪漫的姜琳。

№62

姜琳的畢業論文順利透過答辯,並且考取了膠東大學的研究生。李想準備在威海推銷超細纖維的清潔產品,同時參加了財經專修學院的學習。兩個人竭盡全力經營著對未來的希望和夢想。

“獨一處”餐館對面的國際公寓工程進入了收尾階段。姜琳和李想打算在國際公寓按揭貸款置業。

李想的父母非常支援,潛臺詞就是願意拿出半生的積蓄幫助姜琳和李想他們交首付款。

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為子女操辦終身大事,那是父母天經地義的責任。漂亮的住宅自然是不能少的。對於父母的幫助,姜琳和李想當然心安理得地接受。這很正常,也很普遍,沒有什麼特別的,根本就用不著去想感激之類的問題。如果想了,那才多餘,應該屬於下雨天開竅,大腦進水啦!

姜琳和李想一起去售樓處諮詢了幾次,並且經過現場考察,最終,挑戶型,選位置,籤合同,交定金。大功告成!

中國是全世界最在乎本土特色的國家,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懂得拿來主義真諦的國家。更了不起的是,幾乎每一箇中國人都知道,應該如何將傳統習俗與國際慣例相互融合,創造性地生活在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國際化現代社會。

結婚以前,年輕人一般都非常講究親情,希望父母嚴格執行傳統習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