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劉老太就把老二一家打發走了,理由是他女人貪財,藉著李家的名聲居然在外頭把李家的鋪子高價租給鄉鄰。
這事在李家很普通,不追究的時候就不是個事,可是一旦追究起來,也是個很大的事,李家最好面子工程,在老家做了多少善事,要是被人知道背地裡居然還這樣給李家抹黑,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別人都以為是因為近年來老二家的因為女兒送進了李家主宅,越發放肆,對劉老太也不恭敬,這才被髮作了,只有老三家的女人知道,那天她可是親眼看見的,劉老太早不發作,晚不發作,居然為了那小丫頭髮作了老二一家,對李想越發討好。
自此,李想在李家老宅過的很是順心,沒有不長眼的來惹她,劉老太對她更加用心,把她當親孫女一樣,也不急著送她上學,親自教她學識禮儀。
劉老太是當年老太太身邊的傭人,能在李家這麼多年一直走來,可是個十分厲害的女人,放在舊社會,做個宮廷嬤嬤都不在話下,整日鬥在內宅,學識卻還很豐富,一次有幾個老外來這裡旅遊迷路了,碰到和李想一起採藥的劉老太,艱難的用幾個蹩腳的中文問路,沒有想到眼前這個中國老太太居然說的一口很溜的英文,著實把他們嚇一跳,也把李想嚇一跳。
李想愈加用心的跟劉老太學習,曾經的她雖然嫁給了魏君志,成為魏太太,可是那禮儀和學識比起李曼來說還是差了幾條街。
劉老太滿腔的學識到老了居然發現有人願意學,自然是很熱情,一老一少就這樣過的愈發融洽,轉眼,就到了年底,一年一度李家祭祖的事情要開始了,這是李家的大事,劉老太也忙了起來,沒有空手把手的教李想,卻見這孩子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學的很認真,很是滿意,心中做出了一個決定。
作者有話要說:ps:本文有男主。新書請多多支援,撒花。
第六章:李家祭祖
今年祭祖尤其隆重,因為老太太也要過來。
祠堂要整修一翻,各個角落都要打掃乾淨。供器要擦洗乾淨,到了祭祖那天,供器至少被擦過五遍,油亮油亮的。
供品也要預備齊全,大大小小,品種十分繁多,一不小心就會出錯,劉老太把這個當作重中之重盯著。
祭祖不僅僅是感恩追始,更重要的是祈求保佑家族興旺。李家傳承這麼多年,尤其重視。
到了這一天,一輛輛的豪車開進了明洋村,也難怪他們李家要修路,如果還是泥路,這些豪車進來,要費好大一翻勁。
因為李家老太太要來,所有的旁系的人自然也都來了,每個人都穿的很隆重,老太太也穿了一身剪裁合身的暗紅色手工刺繡的唐裝,大方爽朗,在一群西裝革履的男人面前絲毫不弱勢。
很多地方祭祖都不允許女性參加,但是李家卻沒有這麼多講究,原因是他們李家祖上出了不少女強人,所以祭祖的時候,只是按照家族地位排。
老太太中年喪夫,卻一直把李家把持下來,到如今還愈發興旺,現下雖然把家主的位置交給自己兒子,但是沒有人敢忽略她的影響力。
大家自覺站好位置,老太太站在最前面,她身邊是現任家主李建華,也就是李想的老爹。
李建華長的濃眉大眼,一看就是個多情的人,性格似乎並不強勢,站在老太太身邊,顯得很恭順,這也許是當孃的性格強勢,兒子自然就軟弱一些。
有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來專門主持儀式,首先是上香,讀祝文。祝文很長,主持人的聲音怪異,拉著長長的鄉音讀出來,在這高大的祠堂裡來回的旋轉,再加上香燭的氣味和煙霧,使得整個祠堂都有一種古怪的氣氛,很是嚴肅,沒有人敢在這時候做小動作,說小話。
祝文讀完,之後是奉獻飯羹、茶,獻上帛,酒、饌盒、胙肉,這些都是事先準備好的供品。
最後還要焚燒祝文。
祝文焚燒完,並沒有結束,還要辭神,莊嚴叩拜。這個過程還有專門的樂隊在鳴鑼擊鼓,很是隆重,時間非常長,前兩年老太太身體不太好,並沒有回來。
今年不知為何,老太太卻親自過來了。
祭祀結束,李建華城中有事,自然就走了,老太太想在老宅休息兩天再說,看樣子是準備在老宅過年,人老了就戀舊,這也很正常,李建華很能體諒。
祭祀的時候李想並沒有出現,劉老太忙的飛起,沒有顧忌到她,這期間有好幾次,旁支的小孩來叫她出去玩,說祭祀很好玩,大家小孩都在祠堂,讓她也去。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