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顧爽教的,不管怎麼委屈怎麼氣憤,當大人問話的時候也要回答。
自從陳飛莫名離開,顧爽就深刻了解到人與人溝通的重要。她希望兒子從小養成一個樂於溝通懂得溝通的人。人與人之間,若是真的掌握了有效地溝通方法,就很少有隔閡是消除不了的。
顧爽拿紙巾給寶寶擦著眼淚,繼續輕言細語地說道:“笨笨走了寶寶很傷心?難道寶寶很喜歡笨笨?”
寶寶抬起淚眼驚訝地看著顧爽,“當然,寶寶喜歡笨笨。”
顧爽皺著眉頭:“可是,我每天都看到寶寶用力地搖晃鳥籠,把笨笨搖晃的很痛苦,我還以為寶寶不喜歡笨笨呢。”
這一次顧爽說的話,寶寶理解起來似乎有些費力,他忘記了哭泣,瞪著眼睛看著顧爽好一會兒,又低下頭好像思考著什麼。好半天,就在顧爽懷疑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太超前時,就聽懷裡的小包子低著頭用很小很小的聲音道:“我不知道笨笨會痛。我以為笨笨會像寶寶,喜歡拋高高。”
呃,顧爽一滯,原來寶寶每天努力搖晃鳥籠,把那隻倒黴的灰鸚鵡搖的七葷八素的,居然是和那隻鸚鵡玩拋高高?寒!
拋高高啊,自從陳飛離開,大半年時間都沒有人陪寶寶玩了。直到顧彬回來,寶寶才重新嚐到拋高高的滋味,而且,似乎特別喜歡。記得,原來陳飛每天回到家,只要寶寶沒有睡覺,陳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抱著胖兒子拋接玩拋高高……當時,為了這件事,顧爽還沒少怨陳飛呢。可不管她怎麼阻止,那爺倆總是屢教不改,陳飛依然故我,寶寶也特別高興,不論被拋到多高就沒有害怕過,還每次都嘎嘎地笑個不停。
說起來,陳飛離開後,寶寶雖然因為年齡小不會表達,再後來學會表達了卻也把爸爸忘記了,可他的記憶深處,還是有對爸爸的印象吧?不然,為什麼對其他遊戲都沒有對這種簡單的拋高高這麼感興趣呢?
顧爽又想,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從小缺乏父愛對他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古時不是有一種說法,說一個人不學無術的其中一條重要原因就是‘長於婦人之手’。身邊長期缺乏親近男性的言傳身教,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往往偏於軟弱和過分細膩,缺少男子漢的粗獷和大氣。
可如今這種局面,卻是她無法改變的。她只有努力透過自己的教導,並多給寶寶製造一些與優秀男人的接觸,以彌補父愛的缺失了。唉,顧爽暗暗地嘆了口氣,將發散的思維收攏回來,繼續解決眼前的問題。
顧爽抱著已經不哭了,卻還在一頓一頓抽噎的寶寶,耐心解釋道:“寶寶喜歡拋高高,可是笨笨不喜歡啊。更何況,笨笨晃動籠子的動作與拋高高也不同,會讓笨笨很不舒服哦,要不然,笨笨也不會逃跑了。”
顧爽這樣說,似乎把灰鸚鵡逃跑的責任都推給了兒子,這或許會給寶寶一個不小的壓力,可顧爽希望透過這件事讓寶寶學會,站到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而不是把自己的感受生搬硬套。
寶寶低著頭沉默了好久,才終於抬頭望著顧爽道:“我以後不晃笨笨了,笨笨會不會回來?”
寶寶臉上的淚痕還沒幹,清澈的眼睛也有了傷心和懊悔,就那樣溼漉漉地滿帶著期望看著顧爽,是那麼可憐兮兮的,顧爽心頭一軟,差一點就會說出保證笨笨會回來的話。可很快,顧爽就仍舊決定實話實說:“笨笨逃跑了,在外邊找不到吃的或許會回來,可若是找到吃的,找到更好的朋友,它也很可能不回來了。”
她要告訴寶寶,有些錯誤是無法彌補的,錯了或許永遠沒有改正的機會。
寶寶小嘴兒一撇,差一點又要哭出來,可是想起剛剛顧爽說的‘男子漢流血不流淚’,又勉強把淚水止住了,那淚水沒有流出來,卻聚在眼眶中,就那樣含著一泡眼淚地樣子,實在讓顧爽無法繼續狠心打擊他了。
最後,顧爽還是妥協道:“寶寶知道自己錯了,以後會改正了,那麼,笨笨跑了,媽媽再陪著寶寶去買一隻鸚鵡好不好?”
沒想到寶寶根本不領情,很堅決地搖晃著大腦袋道:“不要。我要等笨笨回來。”
呃,這回換成顧爽沒話說了。她希望寶寶能夠成為有擔當有責任感的男子漢,卻也怕寶寶將來過於執著。這個社會,太過執著,特別是對感情太過執著的人,往往只會被傷的遍體鱗傷。
不管怎樣,由灰鸚鵡笨笨逃離帶來的教育課算是告一段落。寶寶似乎很快忘記了逃走的笨笨,仍舊追著兩隻小香豬到處跑,可顧爽卻注意到,每隔一段時間,寶寶總會看向那隻懸掛在原地的鳥籠。她知道,寶寶沒有忘掉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