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貌後,將較小型的地貌稱為雅丹,較大形態的地貌稱為邁賽,其實都是雅丹地貌的不同階段形態而已。順便說下,陳宗器先生參與了1930年的18人羅布泊考察團。”

李大嘴憤恨的看著老魏,怒道:“你就不能安靜的暈會兒車嗎?一個學考古的怎麼那麼愛出風頭?”

魏大頭舉雙手投降,“我錯了。等下車子再陷入沙子裡,我一定第一個去推。”

說話間,車子又陷入了沙子,停了下來。寒風中大家裹緊了外套,頂著一頭亂髮擠到車子後面,喊著號子一同推車。

考古其實是一個體力工作。這一點我們已經達成了共識。

李仁熙苦著一張臉,混跡人群中奮力頂車。大概他惡補的那些羊肉熱量都用來頂車了。

就在這時我聽見不遠處一陣輕微的聲響,接著是一聲彷彿狼嚎般的叫聲。李仁熙就在我的視線範圍內,藉著微光,我看到他的苦瓜臉已經變成了蘿蔔臉,慘白不堪。

我們都聽到了那個聲音。

在這空曠無人的荒漠地帶,這聲音像是追人索命的惡鬼,又像是黑暗中伺機而出的餓狼。

魏大頭結結巴巴道:“熱脹冷縮……雅丹地貌裡經常會出現莫名其妙的聲音,這是有科學解釋的。《水經注》當中有記載……”

就在此刻,車子被推出了沙坑,發動了起來。

沒人再聽魏大頭的“走近科學”欄目,最快速度竄上了車子。大家的動作堪比迅猛龍,連滾帶爬,毫無美感可言。

車子再次開動以後,大家鬆了口氣。

在這個只有風聲耳語的世界裡,彷彿只有坐在車裡才是安全的。

三兩沙漠車像三隻小小的螞蟻,行駛在無邊無際的大漠裡。人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自傲,在這個世界裡,渺小到不值一提。

附:從庫爾勒至營盤地區地形圖

43、

“沙漠中多熱風惡鬼,遇則皆死,無一全者,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試耳。”

——法顯

讀過《佛國記》的人會知道,東晉隆安三年(399年),法顯和尚一行人在長安出發,前往天竺取經。這不僅是一次宗教和文化之旅,更是一次生命之旅。他們在茫無邊際中的沙漠中行走,度過沙河,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一路生死相隨,以死人枯骨為地標,最終走出了這死亡之漠。法顯的記載中能窺見他在漠海中行走後的心有餘悸,千年後連貝格曼這樣的老狐狸在沙漠邊緣時都感嘆,這裡是魔鬼出沒的地方。

而最讓我感動的是當法顯一行人終於出了沙漠,到達崑崙山脈時,極度的嚴寒活活凍死了法顯的同伴慧景。慧景在生命的盡頭如是說:我不復活,汝等速去,勿在此俱死。

當讀到法顯撫屍痛哭,最終不得不放下慧景的屍體,一步三回頭的向前繼續行進時,我在S大的圖書館裡放聲大哭,如此悲慼連管理員都看不下去了,走過來遞給我紙巾。這曾一時淪為老魏和李大嘴口中的笑柄,時不時拿出來取樂。大概是在他們記憶中我唯一一次落淚,所以特別值得銘記。而當我們最終進入營盤地帶,在庫魯克塔格山和乾涸的孔雀河古道的守望中與荒漠戈壁相伴而行時,李大嘴和老魏都沉默了。

我看到老魏拿出紙巾,迅速的擦了一下眼鏡,然後極快的速度抹了一下雙眼。我問他怎麼了,老魏猶豫片刻,低聲道:“師妹,如果有一天你成了慧景,我絕不放開你的屍體。”

李大嘴立刻向窗外吐了口口水,“呸呸,狗嘴裡吐不出象牙。”接著扭頭對我說道:“師妹,老魏幾年前讀的《佛國記》,現在才反應過勁兒來。這速度堪比雷龍。”

雷龍是滅絕恐龍中的一種,體重可達二十多噸,身高十多米。如果雷龍的尾巴受傷,它得經過二十多分鐘才能傳達到大腦,發出吃痛的“哦”的一聲。如果拿老魏的幾年反應時間和雷龍的二十多分鐘對比,雷龍泉下有知,要大喊冤枉了。

看到我抿嘴一笑,李大嘴正色道:“師妹,無論你和老魏誰成了慧景,我都不會放手,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們。所以為了你們安全起見,誰都不許去崑崙。”

我和老魏終於放聲大笑,一掃心中陰霾。原本積鬱在心中的期盼和不安,隨著真實的腳步接近目的地,反而坦蕩起來。

開車的小王好奇道:“你們在說啥?”

李大嘴道:“羅密歐與朱麗葉看過沒有?”

小王點點頭,“看過電影。”

李大嘴也點頭道:“那就好,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