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問題後林建斌率先搶答:“為什麼要去市裡上,咱們縣裡就上兩年就能畢業了。”
林建振摸了摸腦袋:“對啊。三姐,沒必要去市裡上吧,市裡的高中要上三年才行。而且去市裡上的話,得要好成績才行。”
林以桉沒立刻做出回答而是看向林建華:“小華,你怎麼想的?”
“姐,我覺得如果兩個地方的高中學到的東西都一樣的話,沒必要多上一年。”
林以桉在心裡默默嘆了口氣,怎麼沒必要,很有必要啊,弟弟!
現在是1974年,再有三年就可以恢復高考了。現在通安縣的學制是三·二學制,市裡大多數學校實行的則是三·三學制。
如果上三年高中的話,那這樣他們就可以儘可能地避免中間一年的學習斷層,以最好的精神面貌參加高考。
“那我換個問法,你們有想過上完高中後要去做什麼嗎?”
“回來參加勞動。”
“去考份工作。”
兩個回答都是現在情況下最現實的回答,畢竟工農兵大學生名額少之又少。
林以桉朝著林建斌抬了抬下巴:“小斌,你呢?”
林建斌摸了摸鼻子,眼神漂移:“我還沒想好。”
一看就沒說真話,算了。
“除了這些呢,有想過自己未來做什麼職業,醫生,作家,商人或者科學家,還是別的。”
林以桉利落地往旁邊一閃,用柺杖抵住了撲過來的林建斌:“一邊去,這裡又沒外人,有什麼不能說的。”
林建斌背上的冷汗一層一層的,我的親姐啊,你還知道不能說。
但心底那牢牢鎖住的一角也因此開始鬆動。
林建華輕聲說道:“姐,我們是不可能去工農兵大學的。”
所以他姐說的這些對於他們來說根本沒可能。
“所以呢?現在不可能,不代表未來一樣不可能。工農兵大學一年才有多少大學生,但是咱們的國家。”
林以桉用柺杖點了點地板:“960萬平方千米,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即便可以師傅教徒弟,但你們真覺得那點大學生夠嗎?”
房間裡的沉默已經說明了答案。
“即便現在不可以,5年後不可以,10年後呢?那個時候你們也不過才20多歲,就不想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林以桉從炕櫃裡拿出一摞高中課本:“都背過那首詩吧。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所以我希望你們自己好好想想多上一年學,少勞動或工作一年到底是不是辜負光陰,你們獲得的東西或許一時體現不在實物上。”
“但它們都在這。”
“白平市的市三中,是全市少數幾個還在上全科的高中而且活動比較少,考慮一下。”
林建華小心地摸了摸手上的課本,拿出幾張攢了許久的報紙,原本是打算上了高中後用這些包書皮,沒想到提前派上用場了。
一旁的林建振看著林建華的動作發呆,剛才聽到的話有點衝擊太大了,他有點回不過神來。
“四哥,建華,你們說三姐說的是真的嗎?”
真的會有那麼一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