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與聖上感情甚好。
十年前忠勇伯為國捐軀,聖上親往白水祭慰英靈;八年前楊家老災被人縱火,眾人皆以為夫人及你已葬身火海,聖上十分自責,再次親自將夫人的骨灰及你的衣冠送至忠勇峰下與忠勇伯合葬,並在墓前起誓定要還楊家一個公道。
當年朝廷並非沒有徹查此案,而是在查案過程中發現蛛絲馬跡均與安鑲之亂有關,朝廷怕那些亂臣賊子的餘孽得知此訊息後,又會蠢蠢欲動,若真是那樣,那麼剛剛經歷完戰亂的朝廷再也無力應對,因此才讓官府不了了之,並交由東郡王私下委託仁義莊查辦,且主辦人為你父舊部良報國。
這些年來,若非有朝廷的支援,仁義莊也無法查清此事,這不僅僅是一個王朝對於忠臣的承諾,也是全了聖上對發小的一番情誼。
若是以往種種讓少棠寒了心,那麼今日本王在此向少棠起誓:本王一定會不負聖上所託,定要緝捕真兇,為國雪恥,為少棠報殺母之仇!”說完神情決定地看著遠方。
楊少棠聽到太子一一述說,回想到過往種種,心中感喟萬分,他以為人走茶涼,朝廷早就忘了父親捨身為國的義舉,以為那些死後的榮寵不過是做給活人看看的樣子,他的心早就涼了,他改了名遠走他鄉,想著要憑著自己的力量去報仇,然而憑一己之力去查清整件事件何其艱難。
這些年他查了很多,也找到了很多線索,但始終無法完整地串地整個事件,直到今天他終於有了洞悉一切的機會。
他沒想到朝廷依然還記得楊家為國所做的一切;沒想到為君者因為忠臣之後被害,而對行兇者誓不罷休的態度;今日太子與洛小王爺對自己謙和有加,一再表態,並邀自己共商緝兇,就是朝廷向忠臣表明定將還忠臣一個公道。
想到這裡楊少棠胸中心潮澎湃,對著太子深深一躬:“少棠謝太子,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時良報國清了清嗓子,首先向諸位詳細講述了楊家一案的調查結果:當年楊家一案被定義為人為縱火,可是當年卻一直沒有查出是何人縱火,經過這麼多年的反覆調查推理,終於找出了一些蛛絲馬跡。
楊家老宅本位於楊府尹老家安西省盤桓縣,楊府尹為國捐軀之後,楊夫人攜子回到了老家老宅住下,盤桓縣是安西省省府,也是太祖皇帝的老家所在,因此盤桓縣十分繁華,而楊家老宅就在盤恆縣的十洋大街上,地理位置屬於盤桓縣的城中心。
楊家被燒當日是初冬深夜,當時天乾物燥,火勢極大還波及了左右兩家,可是那兩家被燒死燒傷的竟都只有僕人而沒有一個是主人,那麼這兩家的主人哪裡去了?
這一點被發現是因為在火災發生後,當時連楊家在內加上左右兩鄰,共燒死燒傷一十五人,失蹤三人,可見當時火勢之兇,半年後屍體認領陸繼完成,除了楊家本家主僕,左右兩鄰被認的屍體居然都是那兩家府上的僕人。
這一點讓良報國疑慮重重,正是因為這一點被發現,才讓朝廷下定決心徹查,也讓良報國查出在楊家被燒前半年,老宅左右四家竟然都在不知不覺中易了主人,大火當日,四家主人均不在,由此可以斷定四家主人事先肯定知道此事。
而且火災當日居然在起火後小半個時辰裡,楊宅無一人呼救,因此楊宅中人很可能都被人做了手腳,所以確定楊宅中必有內奸,從此線索逐漸開啟,可就是這點線索也耗去了仁義莊二年的功夫。
仁義莊查出這四家雖然是被不同的人買走,用的銀票分別來自兩家錢莊,由此可見行兇者是經過了周密的佈置的。
但是房屋賣出時間前後相差無幾,看來是因為時間緊迫,行兇者等不及了。
良報國看到這條線索後,一直在想房屋賣出時間前後相差無幾,那麼四家掛牌出售的時間也應該相差無幾,而且無論其中買哪一家的人以及中介,也都應該知道其他三家也在準備出售,好歹都會去看看,畢竟在同一條街上,畢竟買賣房屋從古自今都是大事。
可是透過走訪,發現官府備案中,四家房屋買賣都沒有透過中介,而是由老屋主及新屋主雙方協商後進行的買賣,而且四家房價相差巨大,為了尋訪四家老屋主,又耗去仁義莊三年功夫。
這四家房屋,有的是被重金購走,有的是被威脅利誘強迫買走,還有一家因為不肯賣出,如今連人都無法尋到,看來是被滅口了。同時又從銀莊入手進行調查,透過走訪查證,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一個人--平隸將軍。
朝廷從未冊封過平隸將軍,平隸將軍這個名號起於永和四年的寧古拉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