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差生們打工。鄭老師,我們相信您一貫開明,所以您真的覺得,如今這麼填鴨式的死讀書,將來就一定能混的比別人好嗎?」
要說辯才,老鄭這個教英語的哪能比得上聶喆這樣的滑頭?雖然聶喆指的是個別的現象,但是老鄭在一中教書二十餘年,最早帶的第一批學生如今也早已成家立業,功成名就,一些學生如今日子過的如何,她也有所瞭解。
說好學生完全給老師眼中的「差生」打工那也不全面,可是比較喪氣的是,老鄭知道的她帶出的幾個考上了清華北大,當時給她掙了無數面子的學生,後來也都不是過的最好的,錢掙的最多的。
他們當中一些人進了知名的企業,其中不乏世界五百強的公司;一些人留在了學校任教,只有少部分人選擇了自主創業。而當年很多在她眼中屬於爛泥糊不上牆的差生,卻也有不少已經成了老闆,而且還有不少大老闆,開著幾十上百萬的好車,過著無比悠閒的日子。相比之下,好生差生,將來混的如何還真的難以斷言。
想到這裡老鄭就很無奈的看著面前這個少年。
要說聶喆成績,如今自然是好生,而且是超好學生的一列,哪怕是之前,年級兩三百名的位置也與差生無關。但是他的性格是班裡有名的搗蛋鬼,經常會提一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在老師的眼中雖然足夠聰明,但卻不把心思完全放在學習上。
這樣的學生真的是差生嗎?還有一些同樣聰明的,但是比聶喆玩的還瘋的,成績在年級都屬於墊底的,他們也真的屬於差生嗎?
如果一概而論的話,那麼恐怕十年二十年之後,當年那些滿腦子只知道死讀書,恨不得頭懸梁錐刺股,過了十二點才睡,早上不到六點就起床看書做題目的「好學生」,日子混的還真不見得能比那些整日裡優哉遊哉,那學習當遊戲,可是腦筋轉的極快,人際交往能力極強的「差生」。
現在的應試教育,就是這麼諷刺。
老鄭終於嘆了口氣:「好吧,我說不過你。這樣吧,我給你個機會,明後天的模擬考試,如果你的成績還能保持在上次考試的名次附近,我就答應你的要求,不然免談。的確,我承認現在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的問題,可是既然這樣規定了,那麼我們只能無奈的走這條獨木橋。」,她看了一眼聶喆,眼中露出了一絲暖意:「聶喆,你很聰明,論腦子,估計班上也就只有安寧能與你相比,你以往不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我也不知道你最近是如何提高成績的。但有關好生和差生的觀念,我想說,作為一個老師,我真的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高中畢業之後能有好的起步基礎。」
「在眼下的考試模式之下,的確有的成績好的學生之顧著學習,考試成績是提高了,但是其他方面的能力卻是退化了。而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是頭腦聰明靈活,反而更容易融入這個社會。你說的這些,我教書教了二十多年,自然比你清楚。不過,我更希望的是,像你這樣頭腦聰明靈活的學生,也能夠以好的成績在大學時期獲得更高的起步臺階,這樣的話,你日後所行走的路肯定要方便許多。各方面能力的全面發展,才是教育的追求的目標,聶喆,我很看好你,希望你不要讓老師失望。」
看來老鄭也沒有那麼古板嘛!這一席話說的聶喆心頭暖暖的。他第一次誠心誠意的鞠躬:「謝謝老師。」
哎,國家的教育啊!
當分數線成為決定許多人一生命運的三岔路口時,學生們只得無奈的被動接受。而此時的聶喆還不瞭解,如今國家教育的真正悲哀,在於學生們拼了命在這九年義務教育當中學到的許多東西,到了大學,到了工作之後就變得全然無用……
除非是一些專業領域的人才,否則有很多人在大學、在工作幾年之後回頭再來看高中時已經做的滾瓜爛熟的題目時,又有多少人還記得昔日苦苦銘記的公式?又還有多少人在工作之後重新做一遍高考試卷時,還能考到與當年高考時差不多的分數?
當年辛辛苦苦做了無數題目學到的那點東西,幾年之後就拋在了腦後,能學以自用的,也就只是一些基礎的知識而已。想想那時候辛辛苦苦的九年,又是何苦來由?尤其是在職場上,在一些外企,大概唯一能用到的,就只有英語了。
何等的悲哀?!
聶喆苦笑一下,回到了教室。
教室裡已經亂成了一鍋粥,許多人交頭接耳,一臉的興奮,不知道在討論什麼。
聶喆回到位置,好奇的問安寧:「他們那麼興奮在做什麼?」
安寧丟給他一個白眼:「還不是你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