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下和令人沮喪的時刻建立起來的。然而,無論何時,彭尼只要遭受了挫折,就會想起父親的預言,從而覺得自己一定能渡過眼前的難關。
在掙了一筆錢之後,他在到了多數人早已退休的年齡時,卻又因故傾家蕩產。他發現自己身無分文,但已經過了年富力強的時期,可以說,看不到有什麼證據表明他還有東山再起的希望。但是,他再次想起了父親臨終前說的話,於是很快便重新找回了勝利的感覺,而現在,這種感覺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如影隨形。他重新透過白手起家發了財,不出幾年,他經營的連鎖店比破產前還要多。
彭尼先生具有的是一種最根本、最徹底的信念,即“我是那種一定可以成功的人”。這一信念深深地嵌入到他的自我意象中,成為他成功的最堅實基礎。
遺憾的是,許多人從父母或其他權威人士那裡聽到的話恰恰相反,這使他們相信失敗的機率遠比成功的可能性大,因此他們漸漸相信,他們是那種似乎永遠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人。
自我認識和自我說服之間的區別,其力量不應被低估。
“這種勝利的感覺”使賴斯·吉布林成功
著名的賴斯·吉布林人際關係診所的創始人、《怎樣在與人交往中獲得力量和信心》一書的作者賴斯·吉布林曾經讀過本章的第一稿。讀完之後,他向我講述了與“這種勝利的感覺”相伴的想象力是怎樣在他的職業生涯中起到奇效的。賴斯曾經是一個成功的推銷員和銷售經理,從事銷售工作多年。他在公共關係方面做過一些工作,併成為人際關係領域的一名專家,並由此頗有威名。他喜愛自己的工作,但又想拓寬從事的領域。他最感興趣的物件是人,經過多年研究之後,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他都認為自己對於人與人交往中的常見問題有了自己的解決方法。他想就人際關係發表演講。然而,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他在演講方面缺乏經歷。賴斯對我說:
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我的遠大志向。我在公眾場合發言的唯一經歷,就是在銷量會議上向我自己的一部分推銷員講話,再就是在部隊擔任兼職輔導員時有過一點公開發言的歷史。準備在一大群聽眾面前演講,這種想法嚇得我驚惶失措。我就是無法想象自已成功地演講。不過,我在向自己的推銷員工們講話時一點也不緊張,在向一隊戰士講話時也一點問題沒有。我就那樣躺在床上,努力想回憶向這些人講話時曾經擁有的那種成功和信心。我清楚地記得向他們講話時我的那種鎮定感。於是,我在想象中描繪由己站在一大群觀眾面前,就人際關係發表講話——同時再回憶我在人數很少的推銷員和戰士前面發言時擁有的那種鎮定感和自信。我詳細地向自己描繪我怎樣站立。我能感覺到雙腳給地板施加的壓力,我能看到聽眾們臉上的表情.我甚至能聽到他們熱烈的掌聲。我看到自己進行了一次成功的發言——非常成功。
我的思維中似乎有什麼東西點選了一下,我覺得歡欣鼓舞。就在此時,我感到自己能夠演講好。我將過去擁有的那種自信感和成功感,與想象中描繪我將來成功的畫面“焊接”在一起。我的成功感太真實了,以至於我立即判斷自己能夠成功地演講。我得到了您稱之為‘那種勝利的感覺’的東西,而它也沒有辜負我的信任。儘管在當時似乎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我的想法似乎只是妄想,但是不到三年時間,我就看到自己的夢想成了現實——幾乎和我曾經想是的、感覺的一模一樣。由於我相對來說沒有知名度,也缺乏演講經驗,所以著名的書商都沒有與我聯絡。不過這並不能阻止我。我自己出書,現在還這樣。我會有很多應邀演講的機會,將來我會忙不過來。
賴斯·吉布林接下來作為人際關係領域的權威而聲名遠揚。美國有200多家大型團體組織分別為他出價數萬美元,請他為它們所在機構的員工進行人際關係諮詢。他的《怎樣在與人交往中獲得力量和信心》一書已經成為人際關係領域的經典之作。而這一切都從他想象中的一幅畫面、從“那種勝利的感覺”開始。賴斯的經歷證明:我們應該從過去的經歷中,尋找出“我們眼下暫時想象的目標能夠實現”的跡象。這些跡象幾乎隨時不缺,否則,首先第一點,這個目標我們就不會想得出來。你肯定在過去的經歷中有這樣一些“小”暗示,它們表明你能做成你最想做成的事;如果你找出它們,並在頭腦中突出強調它們,你就可以向自我意象證明你確實有能力實現想要實現的目標,你就可以確保自我將這種證明當成新的事實加以接受,並將確定的目標送給你的伺服機制,讓後者儘快將其變成現實。
當你用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