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和肖嫻就跟彼得到他家去。路上,肖嫻說:“想不到海燕球打得這麼好。”
彼得讚賞地說:“她是個全才,不光打球,跳舞啊,彈琴啊,讀書啊,做飯啊,樣樣都很棒,現在是沒時間了,有時間她還做衣服呢。‘文化大革命’當中上學讀書的人,除了讀書,什麼都幹,所以什麼都會。”
楊紅好奇地問:“海燕球打得這麼好,怎麼要你教安吉拉呢?”
“她是直握拍,我跟安吉拉都是橫握拍。A大還沒幾個打得比我好的,她不請我教請誰教?聽沒聽說過易子而教?自己教不好自己的小孩嘛。等你們的小孩過來,我教他們打球,收你們半費。”
彼得住的不是學校的房子,但離學校很近,是個一室一廳。他的房間不像一般單身男人那樣亂七八糟,而是乾乾淨淨的,東西挺齊全,有點居家過日子的味道。
楊紅和肖嫻都是做飯的好手,兩個人到了那裡,不讓彼得插手,各顯神通,不到一小時,兩個女人就弄出四菜一湯,三個人坐下吃飯,談教學上的事。
楊紅吃飯快,一個人先吃完了,坐在沙發上,四下打量。電視櫃後面的牆上掛著一幅畫,好像是油畫,上面是一個端莊的女郎,戴著帽子,帽子上有羽飾,看穿戴,應該是外國人,但看臉相,又似乎是中國人,就湊近去看一看,發現畫的下面接近畫框的地方有幾個字:“梅拉蒂”。
肖嫻也注意到這幅畫了,就問:“這畫上是誰啊?神氣得像個公主。”
彼得回答說:“是梅拉蒂,我的妻子。”看到兩個女人驚訝的表情,又解釋說,“這本來是一幅叫《無名女郎》的俄國名畫,我做了一點手腳,把梅拉蒂的照片放大了,把無名女郎的臉換成了我妻子的臉,因為梅拉蒂喜歡這畫。我們結婚的洞房裡就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