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也借用不了,據我瞭解,現代救旱災,用的方法無非是人工降雨,和藉助軍隊的力量,每天從其他未發生旱災的地方,用車運水到旱災發生地,配額髮給當地居民,而至於旱災嚴重之地的農作物基本就放棄了,而當地的農民顆粒無收也是常有的事,而當地農民之後的生活保障,基本靠政府救援。而這兩個措施在清代來說,恐怕都是不太可行的。對於農民而言,能從政府那得到的物資救援很少,在加上經手人員的層層盤剝,最後實際到達災民手中的糧食,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災民恐怕還是免不了背井離鄉的逃荒命運。”
林成道:“的確如此。我現在還真沒個在這清朝,實施旱災救援的可行方案。”
安好道:“所以如果我們在旱災已然成了現實之後,再過去救援的話恐怕憑你我之力,恐怕能做的事,能起到的作用很少,可是如果我們事先前往,我現在設想也許我們可以參照‘坎兒井’的模式,在當地進行地下水利工程的修建,提前建造起地下長城,那麼當旱災真的來臨時,當地也不至於缺水到使得農作物顆粒無收的地步。”
林成高興的道:”‘坎兒井’?好主意。如果我們真的在旱災來臨前建造起了‘坎兒井’,那麼一定可以很好的解決旱災帶來的各種問題。可是‘坎兒井’號稱為地下長城,可不是一個小工程,如果我們真要如此做,一定得有大動作,而這恐怕不得不請求當地地方官和民眾的支援。可是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說服當地的地方官和民眾配合我們進行‘坎兒井’的修建。”
安好道:“我想我們沒有時間去說服地方官員和當地百姓了。現在已經是二月份了,我們離開這時,差不多就三月份了,等我們趕到山西馬邑的時候,差不多就四五月份了,很快夏天就到了,山西馬邑雖不見得有多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