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2 / 4)

小說:金馬刀玉步搖 作者:大熱

,抖抖地呈至趙昺面前,“國事至今一敗塗地,皇上當為國死,萬勿重蹈德祐皇帝的覆轍。德祐皇帝遠在大都受辱不堪,皇上不可再受他人凌辱!”

趙昺見對方竟一步步地向這裡過來,慌忙要逃:“你要作甚!朕是大宋的皇帝!是大宋的天子……”

“就因皇上是大宋的天子,才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陸秀夫說著背起八歲的趙昺,速速用綢帶將其幼小的身軀同自己緊緊地綁在一處,任憑背上的孩子如何叫喊,也是置之不理,徑直來至甲板之上。此時風雨更甚,這員大宋忠臣的身軀卻在風雨之中屹立不倒,呆呆地望向還在浴血搏殺的海面,拍拍背上的孩子,說了句“皇上,臣帶您回家”之後,猛然跳進海里!

陸秀夫背幼主跳海而斷斷不降,此事發生之後,宋廷的最末一位皇帝的故去,標誌著南宋就此徹底瓦解。陸秀夫同文天祥、張世傑被譽為“宋末三傑”,也是後人予他的讚譽。元初忽必烈的政權雖是牢穩,也是一位愛民如子的明君,但宋人仍大多記得“宋末三傑”,併為他們立碑頌德,此為後話,按下不表。

第四十九章 忠臣去南宋終亡

且說張世傑在戰船處焦急地候著迎接趙昺的輕舟歸來,過去了一個時辰,卻不見半個船影,倒是自己這邊的將士們又折損了不少,心下就覺得不妙,又候了半個時辰,仍不見輕舟歸來,便知凶多吉少了。

“不再等了,衝將出去!”

張世傑速速地自纜繩上滑至戰船下的輕舟裡,因方才說那句話的時候身邊並無一人,故此也沒有人為他駕駛輕舟。張世傑此時也顧不得許多,只將寶劍放至船弦處,抓起槳來用力划著。他想要在這夜幕之下奪路而去,但這一路上自也遇到了眾多元兵的戰艦,但因夜色已深,其駕的輕舟又並無半點光亮,因此戰船之上的元兵竟也沒有看到他,張世傑這才較為順利地衝出重圍,奮力駕著輕舟行了約有一個時辰,才來至岸上。

“想不到我堂堂大宋竟被逼到這般田地!”

張世傑艱難地上了岸,將輕舟拖到岸邊。此時雨已經小了些兒,在斜風細雨之中,這員大宋的忠將卻不能見到半點宋廷的痕跡,心中更是憤恨,不禁面海大吼,但其聲音皆被濤聲蓋住,弱弱地消失在浪中。

天已經完全暗了下來,昏霧四塞,咫尺不能相辯。張世傑一腳深一腳淺地向島的深處走著,他並不知曉此處便是海陵山,因處風口處,故此夜間最是容易起颶風的。

張世傑看了看昏暗的天氣,自語道:“還需尋個安穩的地方養好傷再做打算……”

原來,在方才的戰役中,他雖沒受得多重的傷,卻是輕傷不斷,傷口還在溢著血,又加上方才奮力划槳,傷口已然裂開得更大,硬風吹過,鑽心地疼。張世傑抓了把沙子糊在傷口上,四下裡尋著。又行了一段路,許是天不絕人,竟看到前面有一個不大的山洞,洞口的岩石因長期遇海水的侵蝕,已變得光滑鋥亮,似寶石一般;洞口的上方垂下來不少藤蔓,與天生的門簾無異。

“這倒是個不錯的地方,先在這裡養好傷再走罷!”

張世傑想著,大步向山洞走去,卻在洞口處看到一點亮光,在黑暗之中似螢火蟲般地時隱時現,說是鬼火,卻不是青色的,倒像是生起來的篝火,竟給這陰冷的地方添了生氣。

張世傑拔出劍來怒指:“何人在此!”

洞內並無半點聲音。

“何人在此!”張世傑又是一聲怒吼。

又過了半晌,只聽得洞內傳出一陣“悉悉嗦嗦”的聲音,那點光亮也緩緩地移了過來。張世傑下意識地向後退了幾丈,攥緊手裡的劍。

“你是……張太傅?”那點光亮竟說起話來。

張世傑驚詫不已,想著在這孤島之上怎地還有人認得自己,便大著膽子移近了,卻也發出驚呼:“郡主?”

原來,那點光亮正是趙心玉生起的火堆。

張世傑愣了愣,微微行禮道:“現在該是‘公主’了,多有冒犯!”

趙心玉頓了頓,沒有說話,只是將張世傑讓了進來,復又燃起火堆,將在火中烤著的一隻海鳥遞與對方。張世傑雖對眼前的“薩仁公主”懷有敵對,但自己究竟曾與景王爺同朝為官,對方又是真真兒的皇親國戚,縱然現在是新朝的重臣,可要他將過去的情義一掃而光,他也是斷斷辦不到的。故此,見趙心玉遞過吃食來,也沒拒絕,腹中飢餓的他只是微微行了一禮,便大口地吃起來。

見張世傑自始至終不發一言,趙心玉也知眼前的事情太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