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半還是在那些少數民族的手中。這些人時不時的還會對統治王朝發起反抗,當然,聲勢都是非常小的。
而真正讓四川所有民族對中原王朝歸心的王朝,也就是大明瞭,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驅逐蒙古韃子,一統中原之後,為了保證自己建立的大明王朝能夠長盛不衰,就將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各地,用以安撫地方,而分封到四川的就是被人稱為‘蜀秀才’的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
都說龍生九子各個不同,朱元璋這些兒子也各個不同,有天性善良的太子朱標,有喜歡打仗的朱棣。也有喜歡讀書的人。而這個朱椿就是一個天性柔弱,從小喜歡讀書的人。
朱元璋原本安排這些兒子到地方就是為了穩定地方的安定的,而朱椿雖然從小柔弱,可卻不是一個迂腐的人,在加上他從小受到朱元璋的教導,又怎麼會是那種無能之人呢。而後,朱椿到四川后,就非常詳細的研究了四川的一切,甚至不惜親身走訪了那些少數民族地區,最後做出總結後,終於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土司制度。
因為這些少數民族雖然傳承久遠,可許多因為訊息的封閉,還是處於奴隸社會的狀態,因此,他說服了大部分少數民族的掌權之人,將這些封為土司,所控制的地方也歸他們管理,並且,還根據那些少數民族的特點,贈送他們許多必須的物資,在這種多重攻擊下,那些少數民族紛紛放棄了對抗大明朝廷,並且非常忠心的維護起了大明王朝,不僅在平時約束手下不要製造事端,甚至在戰爭時期,也非常主動的領兵進行戰鬥,而這種土司制度,也是後來滿清朝廷對付各種少數民族的重要手段,而滿清期間,原本造反不斷的西藏,新疆,雲南等地能夠停止反抗,也是因為這種制度的原因。
兩百多年的土司制度,不僅將這種制度變成了一種文化,還將這種制度融入了所以四川土司的骨血中,你說,這種情況下,張獻忠一個外來人,又怎麼能夠憑藉一些好處,跟幾個空頭官職,就將這些土司們給收攏呢?
因此,這些天以來,張獻忠派出去拉攏各地土司的人員,紛紛鎩羽而歸,要知道那些土司,許多到現在都還保留著上古的傳統,所以,那些回來的大西的官員,除了少數完成任務之外,許多都是少了耳朵或者鼻子,有些是直接被人將腦袋給送來的。
如果僅僅如此的話,張獻忠也就直接忍了,畢竟那些土司雖然佔地寬敞,可他們所佔據的地方大多都是一些蠻荒之地,窮山惡水的,根本就生活不了人,而真正讓張獻忠生氣的是,原本被他們給打得潰不成軍,抱頭鼠竄的明軍,也突然間變得強悍起來,在幾個明軍將領的帶領下,許多大西朝廷派出的官員,剛剛到地方,就被這些人給殺了,那些兵員不多,可非常緊要的地方,也被這些明軍給佔據了一些,一時間,大西朝廷彷彿陷入了泥潭中一邊,到處都是告急的文書,到處都是要兵的地方。
面對張獻忠的怒氣,在做的所以大西政權的官員將領全部都大氣不敢出一口,雖然張獻忠並不像傳說中一樣,那麼好殺,可他的脾氣暴躁確實真實的,只要他生起氣來,不管你什麼人,什麼地位,輕者痛罵一頓,重者直接就是一頓馬鞭。
看到屋中一片寂靜,坐在最前面的一個老者眉毛一陣跳動後,才無奈的開口說道“陛下,關於土司投降之事,原本就是著急不得的,先不說現在大明朝廷還沒有真正覆滅,即使它真的覆滅了,想要這些土司徹底歸心,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實現的,要知道,當年前明皇子,蜀王平定四川,前後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算初步穩定下來,因此,還請陛下不要過於擔心,反正他們也對我大西做不出什麼危害,現在真正要認真對待的還是那些前明餘孽,如果讓他們在這樣的亂搞下去,我們遲早是要被拖垮的,要知道,畢竟現在四川是我們的根基,如果四川亂了,我們大西也就重新回到以前了。”
這個老者乃是大西政權的左丞相汪兆麟,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曾經在萬曆朝的時候做過戶部侍郎之位,可惜在萬曆朝末年,因為政治鬥爭而被貶回家,自此之後,二十多年就一直賦閒在家,而後,在張獻忠佔據湖南之時,為了保全全家的性命,而投靠張獻忠,雖然年紀有些大,可汪兆麟還是非常有才幹的,很快就得到了張獻忠的認可,就這樣,隨著大明王朝的越來越落魄,原本還另有異心的汪兆麟開始全新全新的效忠張獻忠。
有付出就有收穫,果然在張獻忠建國之後,就冊封汪兆麟為左丞相,位於百官之首。
聽到汪兆麟的話,張獻忠的怒氣終於沒有爆發出來,對於汪兆麟,張獻忠還是比較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