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部分(1 / 4)

小說:大明最後一個進士 作者:孤悟

當這些人到了劉良棟家,將朱薇媞離開的訊息通報給劉良棟之後,就看到劉良棟的臉上迅速的閃過一絲異樣的興奮,然後就聽到劉良棟對他身邊的一些同黨說道“諸位,現在公主已經離開了石家了,我們最後一點需要擔心的事情也已經徹底解決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我們能夠迅速的將這西安城中所有石磊一黨的人給全部抓住,只要我們能夠將西安城中所有忠心於石磊的人全部抓住之後,這整個西安城就全部屬於我們了,到時候,我們就能夠請求陛下頒佈詔書,將石磊等人給貶斥為逆賊,到時候,他們就變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了,只要消滅了石磊,屬於我們的好日子將會來的,將來,我們就會成為輔佐大明中興的功臣,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404朝堂變故

冬日十分,天色原本就亮的比較遲,在加上天寒地凍的,除了那些為了生機而不得不早起奔波的辛苦人之外,能夠偷懶的人,此時都還在被窩裡面呼呼大睡呢,可這個時候,原本應該比較僻靜的街道上,卻傳來了一陣陣人喊馬嘶的聲音,將原本僻靜的街道上,變得像是白天一樣的熱鬧。

如果是別處的話,對於這種情況可能會感到非常詫異,以為發生了什麼緊急的事情,可只有常年居住在京城之地的人們才知道,這是京城特有的特色,那就是百官上朝的動靜,自從有了朝代跟朝廷這種格局之後,相應的就衍生出了上朝這種特色,當然了,這並不是皇帝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威而故意顯擺的樣子,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在古代,交通跟資訊相對缺乏的時候,皇帝跟諸位大臣也只能透過這種情況進行溝通,從而瞭解天下所發生的各種大事,也正是因為有了朝會的存在,才讓作為一國首腦的皇帝,不至於變成大臣們手中的傀儡,可以這樣說,上不上早朝,是大臣們評價一個皇帝是不是勤政的最顯著的標準。

雖然歷朝歷代都有朝會的存在,可歷朝歷代上朝的時間卻並不一樣,自秦朝開始,基本上上朝的時間都是在早上六點多左右,這個制度一直延遲到元朝結束,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時間,這中間的一些朝代,也都相應的做了一些改變,最重要的是,這些朝代並不是每天都上朝的。

像是漢朝一樣,分為大朝跟小朝,大朝那就是所有在京城的只要是夠資格的官員都需要上朝,一般只有每個月的兩三天會進行大朝,而小朝就隨便多了,無論朝廷上面有什麼事情,皇帝都可以隨時招募一些官員,進行討論。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了唐朝,唐朝可以算是中國封建時代的一個分割線,自從唐朝開始,中國的封建朝代走上了相對正規的地步,所以,在這個時候,大唐明確的將大朝的時間,分為了五天,每五天一次大朝,商量國家大事,這樣一來,官員們就有了足夠的時間處理別的事物了。

而後無論是大宋,還是元朝,基本按照的都是這個規矩,可這個規矩到了大明朝的時候,被打破了,當然了,打破他的人並不是別人而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可能朱元璋從小是要飯的出身,對於那些官僚們心中就一直萬分的痛恨,在加上,他為了保證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明朝,能夠永永遠遠的傳承下去,因此,就做出了一個巨大的改變,那就是規定,只要是在京城的四品以上的官員,每天都要進行早朝,更加厲害的是,他還將早朝的時間從六點多,提升到了五點左右,這樣一來,所有在京城的官員們,就徹底的遭殃了。

每天辛辛苦苦的處理公務到晚上,而天不亮就又要起來參見早朝,搞得所有官員都變得怨聲載道,如果是別的時候的話,他們恐怕就要想辦法逼迫皇帝改變注意了,可他們面對的是誰,那可是歷史上最難纏的明太祖,你敢給老子耍花招,老子直接將你抄家滅門,所以,無論多麼辛苦,大明朝廷的官員也就只能慢慢的忍者了。

為此還有一個官員謝了一首訴苦的詩,說是做京官還不如做地方官來的舒服,可惜這件事卻被錦衣衛偵探到了,為此,朱元璋還將這個官員叫到跟前,也送了他一首詩,大概意思是說,你們他奶奶的五點了才起來上早朝,老子每天快要深夜才睡覺,四點多就又起來做事了,真可謂的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雞早,就這,你們還敢來老子面前訴苦。

當然了,歷史上向朱元璋這種奇葩的皇帝,也沒有幾個,自從朱元璋死後,明朝的大臣們就慢慢的將早朝的時間開始推遲起來,到了崇禎皇帝的時候,大明朝廷的早朝也已經重新回覆到了六點多,就這還是崇禎皇帝比較勤政的原因,如果是他的爺爺,神宗皇帝的話,二十多年都不上朝,也是皇帝中間的極品了。

當然了,隨著崇禎皇帝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