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2 / 4)

小說:對食 作者:津鴻一瞥

南推進,沒有了雄關天險,連守土都艱難,若是大將軍在,少將軍在,絕不至於到了今天這個地步,西北軍上下都憋著一口氣,周疆更是急得快要瘋了。

當初那些人找到他的時候,說的不是這樣的!他只想接替大將軍,和呼延部族相安無事下去,打了這麼多年的仗,他有妻有子有牽掛,實在不想再打下去了,沒了一個大將軍,換來的是西北軍將士的安寧,這買賣誰都會做,可是這幫無恥的呼延人,不僅騙了他,還威脅他拱手讓出了嘉峪關!

周疆不甘心,他是被騙的,卻實實在在落了把柄在呼延人手上,今天他們可以讓他讓出嘉峪關,明天就能逼他讓出西北,他得到兵權卻像得到了一塊燙手山芋。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發來的聖旨明明應該讓他憤怒不已,他卻只覺得鬆了一口氣,這份責任太重,他承擔不起,姬威輸了和他無關,贏了也能讓他安心,不至於日日夜夜愧疚難眠,心頭壓著一塊大石放不下。

姬家在西北的聲望幾乎到了一種可怕的地步,只要打起姬字帥旗,所過之處同袍振奮,百姓歡呼,敵軍聞風喪膽,這是歷朝沉澱出的將門底蘊,不如世家傳承清貴,卻在口口相傳之中,將百里英雄冢壘成將軍碑。

洪澇還在持續,大部分災民卻已經得到了妥善安置,只是這會兒將近五月,黃河兩岸不落稻穀,也就沒了收成,少不得要養這些災民到過冬,前期的賑災款項發得充足,是為這些災民重建家園之用,如今洪澇不退,正好將銀錢換做過冬糧。

這一次的黃河洪澇是百年不遇的大災,朝廷的雷厲風行也是百年不遇,往年貪汙賑災款項的官員大多有身家有背景,上京一趟走走關係,拖著拖著也就不了了之了,這一回有了御筆硃批,下令各地查實了就殺。江承西北的戰報還沒看完,那邊數個權貴已然被剝皮充草,倒是內閣李平西李大人的兒子和幾個背景相似的衙內,因為被抓期間一直叫嚷著自己的身份,廂軍不敢動手,一路送上京城,這會兒好端端地關在牢裡。

帶頭貪的權貴抓的抓,殺的殺,其餘官員再也不敢存僥倖心理,災民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也不知從哪裡傳來的風聲,說這些都是新帝果斷,把江承捧上天的同時,也讓他深深地頭疼了起來。

怪他當時沒看清楚名冊,好幾個權貴都是不能動的,不是說他動不起,而是這些人背後牽連著的利益網路斷不起,旁的不說,牢裡關著的也是重臣之子,人心重要,朝堂安穩更重要,他有心放過這幾人一馬,卻又實在拉不下這個臉。

要是當時長青多說一句,也不至於讓他到現在這個不上不下的地步……江承想著,心裡略微有些煩躁,正在這時,外間通報,數名大人一同跪在宮門外,都是牢裡那些衙內的長輩。

江承本以為他們是來求情的,聽了傳話整個人都愣了一下,這些人跪在宮門外,求的是給自家子侄一個速死。

貪汙之罪,剝皮充草,高祖對貪官的憤恨之情全都凝聚在這八個字中,然而這世上最禁不住的就是人心的貪婪,到如今貪墨成風,江承知道,這些人並非多大公無私,他們大約自己也是貪的,如今站出來大義滅親,為的是成就他的名聲。

新帝登基,自當四海臣服,不容違抗,他今日放那些衙內一馬,來日就會將債記在他們的家族頭上,本就是看不清局勢的廢棋,棄了還能換得帝王愧疚,官場上這些人精會做出怎樣的取捨也就不例外了。

江承想要這個名,卻不想擔這些仇,他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想起了長青和東廠,前朝東廠之所以那麼容易被內閣打壓,究其原因也是替天子背鍋得多了,導致名聲極差,最後連天子自己都不再信任東廠。

牢裡關押著的衙內們最終還是被殺了,午門外斬首示眾,各地州府傳遍了新帝的名聲,江承這些日子走路都帶風,與之相對的,長青發覺自己的日子越發難過起來。

一是內閣,李平西當日並沒有去宮門外跪請,他只有一個兒子,內閣裡的閣臣就算有和李平西不對付的,也諒他喪子之痛,有志一同的不再給長青好臉色看,就連周孝先也慢慢開始疏遠了他。

二是朝堂,東廠是沒有上朝資格的,然而卻能入駐六部聽政,原本相安無事,出了這件事之後,東廠派去的人常常被為難,有一個年歲不大的小太監落了單,被下僕關進庫房整整一個日夜,回來的時候哭得要斷了氣。

三是百姓,從賑災之初,長青就沒有想過爭功,洪澇是大災,一分一秒都是人命,他盡心盡力不求回報,卻也沒想過自己所有的功勞被剝走,還要平白擔上好大喜功,為求名聲將犯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