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關盛信,我帶領軍勢繼續前行。到了下午,將要到達伊賀國時,終於和信使帶領著的石谷賴辰一行會合。
“宣景,你這是……?哎,有這個必要嗎?”石谷賴辰先過來接洽。看到我這麼大張旗鼓,他感到有些疑惑。
“只是讓某些人看看……後面還有三千呢。”我笑著說。看到他似乎想說什麼,我提前打斷了他:“有什麼事稍後再說吧,先帶我去拜見周嵩大師……對了,你是怎麼救出這位大師的?”
“是在前去澳屋的路上偶遇的。當時兩個小姓帶著大師正要前往御所,看見我身上的裝束,還有帶著的護衛,立刻就拔刀撲了上來……事後聽大師說這兩個小姓聲稱是奉公方殿之命,有要事召見;但是看到小姓對幕府申次眾拔刀相向,大師就知道是上當了……不久,又傳來了公方殿切腹的噩耗,大師就拜託我護送他離開京都。”
“那其餘幾位呢?”
“都是路上遇到的。幾位今天都沒有當值,就聽從了友閒大師的建議,前去鹿菀寺保護周嵩大師……”
“哦!”我大致明白了,於是跳下戰馬,由他帶領著去拜見周嵩。
在一個面容清秀、盤膝坐於眾人中間的青年和尚前測,石谷賴辰恭敬的施禮:“稟報大師,土佐吉良家家主吉良宣景前來拜見。”
“唔。”青年和尚點了點頭。
我上前兩步,拜服下去:“在下吉良宣景,聽說大師有意駕臨,特率五千軍勢前來迎接。”
“有勞吉良家主了。”聽說有五千軍勢,周嵩輕輕吐了一口氣。
我沒有起身,繼續稟報道:“在下曾蒙公方殿兩次接見,並賜予五三桐紋免許,深受重恩之餘,每思盡忠回報,一直未有機會……此次公方殿不幸蒙難,在下亦深感悲痛,但還請大師節哀為是。”
“是這樣嗎?那本座要代家兄感謝吉良家主的忠誠啊!”周嵩的神情顯得十分高興。
“理當如此,大師謝意實不敢當!”我低了低頭,“還請大師和幾位大人前往寒家,讓在下稍盡心意。”
“那麼就啟程吧!”周嵩說道。
我馬上回到佇列中,命人騰出幾匹戰馬,遷到這一行人面前,還把自己的馬讓給了周嵩。
“本當準備肩輿才是,可惜是在行軍途中。簡慢之處,請大師擔待。”
“無妨。吉良家主有心了。”周嵩點了點頭,跨上了戰馬。
我舉手一揮,整支軍勢動了起來。同行的幾人簇擁著周嵩,走在軍勢的中間。
傍晚的時候,軍勢到了鈴鹿川邊,和三千水軍會合。我下令就地紮營,將周嵩一行人迎到作為旗艦的關船上住下,自己和巖松經定等人在旁邊的船上護衛著。
安排好兩岸的警戒事宜,我剛準備休息,山內康豐前來稟報:“主公,隨行周嵩大師的一位大人前來拜訪,自稱是伊賀守護仁木義政。”
“請義政殿下進來吧!”我笑了笑。這次迎接周嵩,我幾乎拿出了所有的實力,周嵩和這位伊賀守護看過了軍容,有一些想法是極為正常的事情。即使是關家的關盛信,今晚說不定也會睡不著吧!
按照我的記憶,這位年過五十的伊賀守護,本是六角定賴早逝的嫡兄六角氏綱之子,母親是十一代將軍足利義澄的親妹妹,義輝之父足利義晴是他的親表兄。在父親過世、叔父繼位後,他作為養子繼承了仁木家。在定賴時代,依靠著叔父的威望和支援,仁木氏在伊賀及北伊勢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1541年時,管領細川晴元和河內、南山城守護代木澤長政爭鬥,還得到過他的支援。但是,等到六角定賴過世,仁木家很快就衰落了,於是只好投靠了義輝將軍,而且由幕府御相判眾下降到御供眾的地位。他的嫡子仁木輝綱(佐佐木輝綱),是義輝將軍的近侍,前日已經為義輝殉死,次子也已經失散(隨山名家的人逃歸了山陰,後來在當地安身,子孫以河端為苗字,作為鳥取藩士延續到幕末)。
我大致能夠猜到他的來意。肯定是看到我方軍容之後,想借助我的力量重新控制伊賀國。
果然,寒暄之後,他立刻就提出了借兵的請求。
“在下飄零十載,嗣子已故,早已沒有什麼權力之想。只是仁木家乃是與細川家同出一系的名門,若由在下而絕,實在是無顏哪!殿下的吉良家也是名門,前番曾多次維護家名,想必能理解在下的想法……事成之後,在下願意領養殿下一子,以繼承仁木家的家名。”仁木義政滿臉滄桑,神情非常的懇切。
第六十二章:造勢之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