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1 / 4)

小說:張遼新傳 作者:冥王

跪下向曹操謝罪。

“宣高快快起來。”曹操見到臧霸的舉動心裡大為受用,但表面文章總是要做的,否則如何吸引人才加盟呢,他急忙上前扶起臧霸,雙手抓著臧霸的手,高興的說道:“上天待某不薄,得宣高來投,曹某麾下又添一員大將啊!哈哈哈!”

張遼和四周眾人也一起向曹操躬身說道:“恭喜主公!!!!”

“哈哈哈!好好!都進去說話吧!”曹操笑著接收了部下的祝賀,讓眾人都進大帳說話。在走向中軍帳的途中,張遼還特意向片刻不離曹操左右的典韋打了個招呼,這時他的習慣,也是他在曹營中擁有好人緣的原因。

進入曹軍中軍大帳後,曹操說道:“文遠、妙才,幸好你們今日也到達剡城,否則,我軍明日就要防禦徐州軍的進攻了。”

對著張遼和夏侯淵疑惑的表情,郭嘉在一旁說道:“確是如此,我軍連續兩日攻城,總共傷亡6000餘人,前不久又得到斥候的報告,剡城守軍又得到約十萬援軍,若不是二位將軍今日及時來援,我軍真的要採取守勢了。”

張遼眉頭一皺,正要說話之時曹操又開口了。“這都是曹某的責任。當初文遠建議使用長弓之時某隻是看到了長弓的材料簡單,製作方便,並沒有真正熟悉長弓的效能,才致使攻城之時未能發揮出長弓的優勢,否則我軍現在應該已經進入剡城了。”

曹操說完李典連忙接著說道:“此於主公無關!若非我等領兵之人未能重視文遠之言,又豈會在今日指揮攻城之時失誤,而導致未能攻入剡城。”

張遼聽到曹操和李典的話頓時明白過來,原來是他在將軍中大部分弓箭兵的武器都換成了長弓之後,無論是曹操還是其他眾將都沒能正視張遼對長弓的應用。只有張遼親領的1500長弓兵和夏侯淵交給於禁指揮的2000長弓兵分別在彭城和東莞建功以外,其餘的長弓手因為曹操攻下之前七城的輕鬆並沒有大用,到了剡城攻城戰的第二日才因為前日長弓兵的收穫區域性優勢開始大規模集中使用長弓兵,也因為指揮上的不熟悉而沒能於攻城士兵密切配合,未能攻下剡城。

這時候張遼可不能有任何不合時宜的表示,在聽完曹操和李典的話後他反而一臉正色的說道:“主公日理萬機,這又豈是主公的失誤。若不是遼未能及時將長弓兵的使用與眾位將軍共享,又豈會致使我軍在剡城兩日不勝。此乃張遼之過,還望主公治遼之罪。”說完,張遼單膝下跪向曹操抱拳請罪。

“文遠啊!此事豈能怪你。若非曹某未能重視,才使我軍首戰剡城失利。快些起來!”曹操見張遼請罪急忙將張遼一把拉起來,邊拉邊說。

郭嘉也和夏侯淵、李典等人一起為曹操和眾將開脫,一時間,曹營中倒是一片和諧氣氛。

“此次妙才將軍與文遠帶了多少兵前來?”郭嘉在氣氛和諧之後向夏侯淵和張遼問道。

生性豪爽的夏侯淵首先說道:“我解決彭城後就將防務交予滿伯寧,並留下五千士兵於他,就帶著一萬人和于禁一起來剡城了。路上我嫌大軍速度太慢,就自己先過來了,那些士兵讓于禁帶著,估計明日一早就能趕到。嘿嘿!想必文遠也和我一樣吧!”說完呵呵的笑著。

張遼對著夏侯淵臉上露出“你知我”的神情,笑道:“正如妙才所說,我和子廉、宣高在對原琅琊軍進行整編後得兵四萬三,我帶去計程車兵留下五千對他們進行訓練。剩下一萬士兵和從四萬餘琅琊軍中挑選出來的一萬三千精銳帶來剡城,正在後面又子廉統帥,一個時辰後可以到達。”

“哦?那宿營地讓人準備了嗎?”曹操問道。

李典立刻回答道:“主公,已經讓下面準備去了,有夏侯將軍和文遠帶來的部下,宿營地的準備不會有問題的。”

“嗯。”曹操聽到李典的回答就不再過問此事了,這種事情在曹營已經有了固定的程式,有專人負責,無需他這個最高統帥多費心思。

“對了,我軍兩天攻城傷亡多少?”夏侯淵還是問出了這個問題。對於他這種統兵大將來說,若是不能知道全軍的詳細情況是會坐立不安的。而曹營眾人在兩路援軍的到來也沒有了原來的沉重的心情,故夏侯淵的話也沒有讓大帳中的氣氛陷入凝重。

“傷亡大約是6000人左右,具體的數字文謙還在統計,應該很快就能報上來了。”郭嘉說道。一切以資料說話是張遼給曹營帶來的一種全新的作風。無論是軍事、農業,還是政務,都在資料的統計上下了大工夫,一改之前大而化之的作風,無論何事都會拿出詳細的資料來為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