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笑了笑,可劉曄也就明白了張遼的用意。
“將軍當日默許這些人留在軍中看來是早有打算啊!”劉曄以為張遼數年前就深謀遠慮至此,不由得讚歎道
這回張遼不得不開口了,他搖搖頭,說:“那時我哪裡能想到這麼久的事情,不過是為了多囤積些經過戰爭考驗的合格的軍官而已,為的是將來主公要擴軍之時,我們能夠有充足的軍官去指揮士兵。這個措施自實施以來就發揮了作用,我軍收編眾多敗軍,可從來沒有出現軍官不足的現象。主公那裡,還有包括青州在內的其餘諸位將軍那裡,都有著教導營的編制,這實際上就是我軍在武學能正常的輸出軍官之前的隨軍武學而已。即使武學正常了,這教導營依然有用。他可以對軍中優秀地士兵和軍官進行短暫的培訓,而且還能儲備預備軍官,這在邊軍中最有利。^^^^一旦外地入侵,我們可以徵召邊民,而讓這些軍官去帶隊,邊民大都經歷過戰陣,有了軍官帶領,稍加訓練即成一支強軍。這次不過是時機正好。我要將青州徹底納入主公的治下。”
“將軍高明!”
“其實這種影子軍官應該是各部均按照正常軍官地數量再多配備一倍的軍官。不過我們此時並非在邊疆,也就暫緩了。可有一點,這些軍官的情況背景需要詳查,我不希望剛剛將青州的郡國兵從宗家手中拿回來,又立刻被其他什麼世家控制住。”
“明白。曄會詳查的。”
北海劇縣,宗家。=
“兄長。張遼這次就是要奪了咱們的軍權。你可不能上當啊!”
“是啊!兄長。”
宗元看著義憤填膺地堂兄弟地表現,心中不悅,皺起眉頭說:“張使君行事環環相扣,郡國兵是軍隊體系中的一環,他身為州牧,要求郡國兵那達到什麼樣的標準自然是分內之事。何況人家也沒有過分為難,只要求和兗州、徐州的水平一致就行。你們也去過兗州和徐州了,那裡的郡國兵和你們帶著的青州郡國兵相比如何?”
宗元頓了頓。看著不說話地兄弟們又說道:“不說話了。看來你們也知道咱們青州地郡國兵比不上別人啊!那張使君要求更換不合格的軍官我又有何理由反對?如今曹氏的實力已經深入青州。^^^^郡國兵是唯一一塊遊離在曹氏控制之外的勢力,你們絕對曹司空會放過嗎?”
“父親息怒。”抽空回家的宗貝見自己的父親有些生氣。趕緊上前勸說。
“唉!”宗元嘆了口氣,對自己的兒子說道:“你在軍中也有數年,就連使君這樣的大將也誇你進步極大,而且將來必能鎮守一方。為父想知道,你統領地士兵能對抗多少郡國兵?”
宗貝似乎是早就知道了自己地父親要問這個問題,他沒有猶豫就回答:“孩兒原本是軍候,指揮五百人。如今剛剛升為司馬,若是新軍制實施,孩兒應當指揮一千人,不過軍中軍官是超編的,孩兒也不知道結果如何。但以孩兒原本指揮地五百士兵而言,防守可以對付最多五千郡國兵,進攻的話,擊潰三千郡國兵應該不是問題。”
宗元扭頭對一邊的兄弟說道:“都聽到啦!貝兒是自家人,自然不會撒謊。他的那一曲兵還不是軍中的頭號主力,若是換成中軍的趙虎,就是五千、一萬人他都敢衝鋒!”緩了口氣,宗元將聲音放緩道:“如今曹氏不是我等可以對抗的,張使君也不是薄情之人,雖然將郡國兵剝離我這兵曹從事的職權,但卻軍械採購,軍糧管理都納了進來。我們宗家的生意將得到一個長期的保障,你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若是真有本事,就帶好自己的兵,別讓人家找出問題。”
東平城,司空府。
“呵呵,文遠大手筆,青州郡國兵到手了。”
“奉孝,文遠此舉是否有些不妥?”
“文若,何為不妥。不就是軍士的稱呼嘛,管幼安和康成公都出面支援了,說是崇尚春秋古制,重立武士,士分上下,這不很好嘛。”
“仲德,我是擔心文遠想將這套軍制推廣全軍的話……”
“文若無需擔心,文遠這一套東西必然會得到軍方的支援,他從實際上解決了軍隊數量固定之後軍官的升遷問題。而且有數十萬大軍鎮著,誰敢亂來!”
“我是說……”
“好啦,你們也別為文遠操心,還是解決他的要求吧。他說軍官不夠,要孤再給他調一部分。”
“什麼軍官不夠,他純屬是擔心超編的軍官填到郡國兵之後他的教導營就會空了。”
“不管怎樣,人還是要給的,反正他說過,過年時至少還給孤一萬精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