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檄文是會給主公帶來一些煩惱,但是我們的手中不是還有一封袁術給袁紹的書信嗎?漢之失天下久矣,天子提挈,政在家門,豪雄角逐,分裂疆宇,此與周之末年七國分勢無異,卒強者兼之耳。加袁氏受命當王,符瑞炳然。今君擁有四州。民戶百萬。以強則無與比大,論德則無與比高。曹操欲扶衰拯弱。安能續絕命救已滅乎?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我們只要透露出去,那些看過檄文的人是否會好好想想這其中的問題呢?”郭嘉有點陰陰地笑著說。
不過他的笑容卻讓賈詡有了些同類的感覺,“毒士”對這類表面無害卻內含陰損的招數是最感興趣的。
“妙計!”夏侯、夏侯淵兩人率先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不過曹操、荀攸、賈詡、曹純卻沒有立刻表示樂觀,曹操眨了眨眼,謹慎地問道:“這是否會讓別人說我們放出來的這封書信時假造的?”
“主公所慮嘉也有考慮,但關鍵不在於這封信,而在於有多少人相信這封信的內容。所以我們在透露出這封信之後還需要廣為轉播一些似是而非的訊息,但主要的內容則完全是倒向主公一邊的就行了。譬如加上一句紹陰然之點綴其後,這意思就不言而喻了。至於其中的疑問,那些世家和官員會有疑問但卻不會表露出來。而那些普通百姓那裡,只要我們的輿論控制地好則根本就不會產生疑問。”
“關鍵就在於混淆視聽!”曹操眼睛猛然間一瞪,射出兩道銳利地目光。
“主公明見!”郭嘉朝著曹操深深一躬,佩服的說道。
“哈哈哈!此策損人利己,卻又古靈精怪,斷非奉孝風格,倒是和文遠地一貫作風類似。難道文遠又來信了?”曹操笑道。
這時候心中感覺有點不對的荀攸才反應過來,為什麼他在郭嘉說出計策的時候有些感覺不對勁,原來是這個原因。但張遼有沒有來信這裡所有除了曹操因病不知情外都是知情者,除非張遼自己和郭嘉還有暗中的聯絡渠道。可想到這點,荀攸自己趕緊在心中否決,畢竟這事情可大可小,沒事還是不要多事。
但荀攸不知道的是他已經猜到了事實,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張遼和郭嘉的暗中聯絡渠道曹操也是知道的,而且動用的就是郭嘉手中最隱蔽的那股力量。這股力量甚至連賈詡都不知情,若不是張遼也曾參與曹軍情報力量的建設,加上張遼草曹營的地位也夠高,曹操也不會默許張遼涉及。但張遼若沒有緊急之事是絕對不會動用這條途徑的,曹操對張遼的信任也是建立在張遼自己的謹慎做人的行為上的。
“沒有。文遠這會兒估計還在青州忙著查訪華佗的下落呢。而且聽聞康成公的身體在入冬後有些不太好,在這戰局平靜之時文遠估計會到高密去探望一番。”郭嘉搖搖頭說:“至於這種辦法是早幾年和文遠閒聊時他對嘉談起的,說是控制社會輿論也是一種戰爭方式,應該叫輿論戰!”
“輿論戰?”曹操等人都在腦中咀嚼著郭嘉的話,曹操、荀攸、賈詡這幾個頭腦聰明的人很快就明白了其中之意。
“控制天下輿論,就能將天下人的思想大致的統一起來。這和孝武皇帝獨尊儒術的做法是同出一轍,但卻又高明的多啊!”曹操眯著雙眼想到,“不過這難度也不小,先不說天下如此之大,人口眾多,單就其中花費的人力、財力就不是小數目。”
但是控制輿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即使曹操根本就不知道後世那繁複多變的新聞戰、輿論戰,但並不妨礙他透過輿論戰的實質看到其中的好處。自己的那些親信部下在私底下的動作他也一清二楚,但是他卻偏偏沒有出面制止。或許此時他還依舊沒有取代漢室的心思,可是也早已經絕了忠於漢室的念頭了。若是漢帝自己不爭氣,曹操不介意讓自己的後人將其取而代之。而輿論控制卻能最大程度上減少代漢的阻力,畢竟軍隊可以震懾世家豪門,但對遍佈天下的老百姓可猶如投石機打螞蟻,無從下手啊。
“嗨!想什麼呢!輿論控制連郭嘉都不是很清楚,連他這個主意都是和袁紹打打口水仗,再大肆製造各種各樣的傳言。看來還是要找文遠這傢伙才行,也只有這個古怪的主意一大堆的傢伙才能想出這種新奇的辦法。用他的話來說,那就是什麼都是原版的好。”曹操想到這裡,不由得嘴角一翹,露出了笑容。
曹操的想法也就是轉念之間的事情,不過他此時也不想再談及這些讓人頭疼的事情。於是他岔開話題道:“好了,操這病剛剛好,可不願意再病一次。今日就不談這些事情了,說點別的吧。”
“嗯!”荀攸眉頭一抬,立刻明白曹操之意,他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