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阿珠和孩子你總不能也不管不顧吧。別怪你黃伯生氣,他不是因為黃崖,咱疍家人又不是沒見過死人,每年不死十幾個都不叫過日子。可是你把我們搞糊塗了,到底該不該管你的事兒,你還是給我們一句痛快話吧,如果用不著我們幾個,那我們就回家抱孩子去了,省得當這個董事兩頭落埋怨。”黃海質問完了,泊福老人又站了出來,也沒向著洪濤說話,他提出來的問題更尖銳,真有點幫理不幫親的意思了。
不光是黃海和泊福站出來指責洪濤的錯誤,董事會里還有幾位董事也表了態,他們沒說話,但是他們用行動清楚的表達了自己的立場,都站在了黃海和泊福的身後。溫老二和齊祖倒是沒過去,但他們也沒選擇洪濤這邊,除了遠在歐洲的卡爾、廣州的慈禧和還沒回來的孔沛之外,董事會分成了三派意見。黃海和泊福代表的人數最多,他們對洪濤的做法有意見;齊祖和溫老二屬於投棄權票的、洪濤一個人成了孤家寡人。
“爸……他剛回來,有事兒就不能明天開會的時候再說嘛!”哦,不對,洪濤還不是孤家寡人,泊珠也是董事會董事,她代表了所有金河灣的女性,此時她倒是沒反水。
“爸、黃伯,泊珠說得對,就算我有錯誤,也別在這兒說啊,你說我要是掛不住臉了,咱們這個矛盾不就激化了嘛。您們剛才說的對,但這個方式方法還得改一改,除非您幾位想直接把我轟下臺,就想當著大傢伙給我下不來臺,逼著我自己辭掉董事長的職務,否則這麼幹有點過激了。如果榮翁翁在的話,肯定不會同意您幾位這樣做的,對了,榮翁翁呢?”洪濤讓兩個老頭劈頭蓋臉說了一頓,一點功勞沒有,全是錯誤,他反倒沒急眼,還站在一箇中立的立場上給在場的董事會成員分析了一下溝通的技巧。然後又注意到一個問題,榮老頭沒來啊,他也是董事會成員,而且是最給力的那一位。
二百四十六章晚改不如早改
“翁翁年初的時候走了……他一直挺著想等你回來,可惜還是沒挺住,誰讓你一走就那麼長時間的……”此話一出,在場的人更安靜了,洪濤立馬就覺得有問題,這時泊珠在旁邊捅了他胳膊一下,小聲說出了答案。
“唉……他才是金河灣最有智慧的人,可惜啊……爸、黃伯,今天咱就先不掰扯對錯問題了吧,讓泊珠帶我去榮翁翁墳上看一眼去。”本來洪濤還想借著這個機會教育教育這些董事會成員以後該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如何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心平氣和的把問題處理好。他並不在意有董事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只要他們覺得這樣做對金河灣的未來有益就沒問題。今天的場面他沒想到,卻有點偷著樂,這才是董事會嘛,總不能每次都是自己提建議,然後大家象徵性的舉舉手就透過了,那還要這個董事會還有毛用,不如自己直接說了算得了,效率還高。
可是一聽到榮老頭去世了,洪濤心裡的想法全都沒了,彷彿一時間疲憊了很多。有些人平時並不太顯眼,甚至你都不太容易想起來他,但是當他一沒的時候,你才會發現,有他和沒有他真的不太一樣。他是個很重要的角色,就好像機器裡的潤滑油一樣,平時大家只注意那些鋼鐵部件很炫目的轉來轉去,卻很難為潤滑油去喝彩,可是沒有潤滑油的話,鋼鐵部件動起來就不太順暢了。
榮老頭就屬於這種人,他在金河灣並不是一個風光無限的人,甚至還不如齊祖、溫老二、黃海他們曝光率高,後來的很多移民和奴隸可能都不知道金河灣董事會里真正有號召力的人會是這個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彎腰駝背的小老頭。但洪濤清楚這個小老頭為金河灣做過什麼,他非常稱職的在疍家人、黎人、北人和自己之間當起了潤滑油,露臉的事情從來不往上湊,一遇到難事兒了總是他在背後默默做的工作。最主要的是他會主動來和自己交流一下想法,摸一摸自己的思路,然後適當的調整他的潤滑重點。
說起來他的出發點可能不那麼偉大,這個小老頭自始至終都認為金河灣是疍家人的天下,是老天爺留給疍家人的家園,而洪濤就是媽祖派來帶著疍家人過好日子的人。但這並不妨礙他盡心盡力的輔助洪濤把金河灣治理好,尤其是在各族群的融合問題上,榮老頭的作用比洪濤還要大很多。
可惜好人不長命啊,榮老頭年紀並不太大,他才剛剛75歲,沒享幾年福,就這麼走了。洪濤堅信,臨走的時候這位很有生活智慧的老人肯定還有事情想和自己唸叨唸叨,可惜自己沒給他這個機會,讓他抱著最後一絲遺憾離開了人世。從這一點上來說,自己確實不太對得起他,至少這些年自己都有點忽視他的存在了,平時和他聊天的時間也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