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皇帝賜予百姓的恩典,如蠲免賦稅,特赦死囚啥的,總之件件都表示了對於帝國冊立繼承人的喜悅,施恩於天下。
冊立大典之後,便是重設詹事府,先時悼太子自盡,詹事府的人倒黴不少,詹事府也給穆元帝解散了。今新立太子,自然要再設詹事府,於朝選用能臣入詹事府輔佐太子。
穆元帝很是個念舊的人,將蘇相給了新太子做太子太傅,李相做了太子少傅,還與兩人道,“好生輔佐太子。”
二人心下頗有些滋味難明,他們都是輔佐過悼太子的,悼太子的結局……嗯,起碼說明,他們輔佐的不大成功。今穆元帝還叫他們輔佐新太子,二人心下千般滋味裡總有一味是感激之情的。二人連忙謝恩,並言說,定會嘔心瀝血,死而後矣的輔佐太子。
其他詹事府的配置,儘管張長史還在蜀中沒回來,詹事府詹事的位子也是留給張長史的,少詹事由薛長史兼了,這兩位大人,才具只是中等,出身也只是尋常,但運道委實沒的說,他們都是跟隨太子多年老人,只要活得夠久,以後委實不怕沒前程。李九江做了左春坊大學士,連小唐都弄了個從六品的司直郎,一下子升了大官,叫小唐怪不習慣的,還著緊的回家跟他爹請教了一回,這司直郎是做什麼用的。
把老唐氣的,氣血一陣翻騰,心道,這種白痴竟能到詹事府做官,莫不是這小子常給神仙祖宗燒香的緣故啊。人哪,當真得看運道的。
老唐也只得在家好生指點了兒子一番,小唐此方恍然大悟,道,“掌彈劾糾舉,聽著倒跟御史差不多。”
“也可以這樣說。”
小唐道,“我官服估計也快發下來了。”他頭一遭做六品大官,心下非常激動。
老唐氣地,“別隻顧著官服,到了詹事府不比在王府的時候,必要好生當差,不要辜負殿下的期望。”
“我曉得。”小唐笑嘻嘻地,“真想不到,殿下竟做了太子。”
“真是傻話。殿下德才兼備,陛下英明,自然立殿下為儲。”老唐雖然沒撈到正副使的差使,但身為五皇子黨,哦,現下升格為太子黨了,老唐也是很高興的。尤其幾個兒孫還在外地官位上熬資歷,倒是小兒子傻人有傻福一步通天入了詹事府,這個小兒子,叫老唐打小就操心,偏生有運道,非但拜得名師,功名也考出來了,今前程也有了。老唐自己也入了內閣,覺著,這輩子也沒什麼遺憾了。
新太子一立,整個朝廷都是歡欣的,喜悅的。順順當當的立了太子,咱們又有奮鬥目標了,先前與太子關係好的自然高興,想著以後跟著太子殿下,總少不了肉吃。就是與太子關係一般的,也能努力一把,儘量在太子面前刷一刷好感。當然,與太子有嫌隙的,就得想法子如何洗白了。
好在,太子為人寬厚,在朝中還真沒什麼敵對之人,頂多就是關係一般罷了。
想也知道,倘處處是仇人,人家就是為了自己,也不能叫你這太子順利冊封啊。而五皇子冊封太子,還是五皇子以往的大對頭大皇子第一個實名舉薦的,如此,五皇子在朝中還能有什麼對頭呢。
但,五皇子很快發現,胡太后簡直是比對頭都難纏千倍。
胡太后對五皇子,不,現在應該稱太子了,她老人家非但對太子好,對太子的兒女都極喜愛,連帶對側妃們也是和顏悅色,就是不能見謝莫如。謝莫如搬入東宮第一天帶著側妃們過去請安,胡太后硬是沒見,別人全見了,就是沒見謝莫如。胡太后說了,“你主持東宮事忙,叫珍姐兒在我這裡服侍則罷,你就先回吧。”
太子得知此事後,先是安慰了妻子,又去找他皇爹溝通,穆元帝沉默半晌道,“你皇祖母將八十的人了,老人家,難免有些孩子脾氣。她年輕時正趕上世祖皇后秉政,你媳婦生得有幾分像世祖皇后,你皇祖母膽子小,暫且不見也罷了。”
太子聽得瞠目結舌,道,“以往媳婦也常進宮請安,皇祖母不好好的麼。”
穆元帝長嘆,“先時你皇祖母便因這個嚇病的,叫朕能怎麼著。老人家這把年歲,你媳婦以往不也不愛去慈恩宮麼。”
“可若不緩解,難道就一直如此?”太子問。
穆元帝道,“朕已令你姑媽緩緩勸解著些,只是你皇祖母上了年紀,得慢慢著來,不能著急。”
太子見父親臉色不大好,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再回去安慰妻子,太子嘆道,“這世間竟有如此荒謬之事。”世祖皇后算起來是胡太后的婆婆,做兒媳的,哪怕就是裝,見著像自己婆婆的人,也得表示歡喜啊,有哪個如胡太后這般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