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2 / 4)

小說:千山記 作者:樂樂陶陶

直有些微妙。他爹不大喜歡他媳婦,當然,他媳婦也不喜歡他爹。倆人屬於,相見兩相厭的那種。做為兩人關係的調解員,太子一直致力於,在他爹面前說他媳婦的好話。在他媳婦面前……嗯,倒不必說他爹的好話。因為他媳婦一直說,陛下是明君,陛下的猶豫,我明白,並且理解……哎,想到這些,太子心下頗是感念她媳婦的明理。還有現下查出的這些事,他媳婦不一定要向他爹坦白,但他媳婦還是說了。

太子希望,他爹能明白他媳婦的寬宏與大度,他媳婦不是那樣狹隘的,因故人之事就恨天恨地的那樣人。他媳婦的心胸,比人們想像的更加寬闊。

穆元帝聽太子說了這些事,笑一笑道,“我說怎麼昭雲大老遠的讓子衿給太子妃捎東西呢,原來是此番用意。”

太子這才知道何姑娘芳名子衿。

太子果然不愧他爹的親兒子,穆元帝說了一句後便道,“讓你媳婦安心準備太子妃的冊封禮吧。”餘下話沒說,太子也知道是何用意了。顯然是不用他媳婦插手的,太子也未多說,又與他爹說了些春闈的事,穆元帝聽太子安排的妥帖,都應了。

穆元帝無需太子妃插手,太子妃眼下也沒太多空閒管這事兒,眼瞅冊封禮在前,文康長公主帶著內務司的嬤嬤過來給太子妃說一說冊封禮的章程和規矩。

太子妃把靖南公夫人和承恩公夫人叫來一併聽,道,“禮部送來的禮儀的章程有一尺厚,我哪有時間細看,不如都聽一聽,王楚二位嬤嬤對這方面素來精通。”

二位嬤嬤俯身謙遜一二,倘是給別個新晉的貴主講規矩,她二人還敢拿大。太子妃何等樣人,又是身居高位多年,二人只剩滿心恭謹,爭取給太子妃留下個好印象。

四人足聽二位嬤嬤講了三天的禮儀,以及冊太子妃的流程。前頭悼太子冊立時,其實就冊過一回太子妃了。文康長公主上回也是正使,此次穆元帝點妹妹繼續做正使,叫謝莫如說,真是鐵打的正使,流水的太子妃。不過,也說明穆元帝對文康長公主的信重,以及,文康長公主畢竟是熟手,也能指點謝太子妃一二。

文康長公主行事極其仔細,待二位嬤嬤講完這些規矩,還提醒謝莫如仔細檢查太子妃一應所用禮服,當日的首飾環履,萬不能出半分差錯。文康長公主道,“這些事聽著小,卻是極要緊的。當初悼太子妃冊立時,鳳釵上的大珠不知因何掉了一顆,幸而及時找來內務司的匠人,方沒耽擱了。此事你們興許不知,我卻是知道的。大喜的日子,就怕小人作祟。”現下想想,悼太子妃可不就是無福麼。

謝莫如知文康長公主好意,道,“姑媽放心,我心中有數。”

文康長公主並不擺出教導太子妃的長輩氣派,一笑道,“我知你是個細緻人,也不過白囑咐你一句。”

太子一家提前搬回東宮,三月先是春闈取仕,發榜當天,太子妃也命人取了一張榜單來看,這也是太子妃的習慣,歷屆春闈,榜上有名的進士們太子妃不一定認識,但榜單太子妃肯定是看過的。太子妃見何姑娘父親女婿皆在榜上,其中,何姑娘的女婿排名還十分靠前,竟在前十之列。

太子妃再看進士的出身年歲記錄,不禁道,“這位江貢士實在年少。”今不過十五歲,比當年薛帝師十八歲的狀元還年輕了三歲。

太子比太子妃更早看到榜單,回家時笑道,“現下不是貢生了,已是江探花。”

春闈後排名,榜上有名皆為貢生,待貢生經殿試後再排名次,方是進士。前十名都是陛下親點,太子妃聞此話笑道,“可見江探花容貌不錯。”

“非常不錯。”顯然是見過江探花了,太子補充一句,“就是年紀有些小,卻是難得一筆錦繡文章。”

太子妃問,“何姑娘的父親在幾榜。”

何姑娘得了他爹的眼緣,對於這家人,太子也有幾分關注,道,“在二榜,名次也不過,二榜四十五名。”

太子妃頷首,便不再問了。

過了春闈,方是太子妃的冊封禮。

太子妃的冊封禮比起太子的冊封禮,排場上自是有略小一些的,但,正式冊太子妃,同樣要祭天地的。這就是正妃與側室的差別,就如同蘇皇后當年,若蘇皇后等到正式冊等那日,一樣要祭天地皇陵。但如蘇謝二位貴妃,縱再尊貴,貴妃位一樣的寶有冊,不過,冊貴妃並無祭禮。

提前找了吉日祭過天地,再跟老穆家的老祖宗絮叨一翻,要給太子冊太子妃了,還不是外人,輔聖的外孫女,太祖皇帝的甥外孫女,再誇一通太子妃的各樣美德,寫一封祭詞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