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唐四下瞅瞅道,“的確不錯,我聽說,三清觀的素齋也是極好的。有些素齋烹的,跟肉一個味兒。小彭兄弟,是不是真的?”
彭大郎道,“是還不錯。”
“那還好,倘吃的不好,住道觀可就太虧了。”小唐是個自來熟,又問起彭大郎搗弄的是什麼藥材,得知是三七後,小唐道,“我知道,歐陽小師叔配的牙粉裡就有這味藥材。小彭兄弟,我介紹歐陽小師叔給你認識吧,他也通醫術,時常吃藥,學識淵博的很。我覺著,你倆肯定處得來。你們出家人,不會拒絕交朋友的吧?”
彭大郎搖頭,“沒有。”
“那就好。”見彭大郎並不拒絕交朋友,小唐十分開心,覺著彭大郎還是有凡心的。小唐是個機伶人,國家大事他不大能明白,但勸人還俗這樣的事,他則頗有心得,便藉機邀請彭大郎去參加他的大婚禮。彭大郎有些猶豫,小唐立刻央求,“去嘛去嘛。”彭大郎捏著茶盅的手無端一抖,幾滴溫熱的茶水濺到他手背上,讓他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想他堂堂七尺男兒,縱生得仙風道骨些,也是屍山血海殺出來的狠人,再未見過男人有小唐這種,一把年紀還愛撒嬌的。彭大郎十分不能適應,覺著小唐的風格與李師傅的優雅穩重完全不搭,就聽小唐見他不依,立刻換幅嘴臉,瞪眼催他,“到底去不去啊?快點快點,男子漢大丈夫,給句痛快話。”
彭大郎打仗上十分在行,其他方面就很一般啦,道,“我食素,還是不去的好。”
小唐道,“我家又不是沒有做素食的廚子,我尋個做素菜的廚子給師弟你置一席素齋就是。師弟你想,我這一輩子可就成一定親。再說,你也給九江師傅叫師傅,雖然你有爵位,從師門論,咱們也算師兄弟了。師兄我好容易成次親,你還不去,過這村可沒這店,你要不去,得後悔一輩子。”說著說著,二人便論起師兄弟來了。
彭大郎婉拒不過,好道,“聽小唐師兄的。”
小唐眉開眼笑,湊近彭大郎,十分親暱道,“這就對啦,我成親後就要從十大黃金光棍榜下來了,到時,我破格將你排上去。”
彭大郎忽然覺著小唐師兄口中的帝都跟他以往見到的帝都完全不一樣了,這個十大黃金光棍榜是什麼東西啊!聽著可笑的緊,偏生小唐兄一幅挺胸凸肚的得意模樣,好像說什麼了不起的事一般。不必彭大郎多想,小唐已經嘴快的介紹給彭大郎知道了,還隆重的介紹了光棍榜的榜首——師傅李九江,把彭大郎逗得一樂,小唐正色強調,還是自己走後門才把師傅排到第一位,不然,哪裡輪得到師傅做榜首呢。李九江面無表情的說一句,“我真是謝謝你了。”小唐擺手做謙遜狀,“不客氣不客氣,咱們誰跟誰啊。”還不由感慨一句,“幸虧我快成親了,不然,咱們不就成了師徒光棍三人組了麼。”
有小唐的地方,不熱鬧都難。
小唐知道近來殿下都在煩惱彭大郎出家一事,他回王府便同謝王妃說了一聲彭大郎的近況,道,“哎,我師傅平日裡就是個悶葫蘆,我小彭師弟,也夠悶的。要是叫我住道觀,那非悶出病來不可,我看小彭師弟住的挺好。”
謝王妃問,“忠勇伯還是不肯回來?”按理九江應該同彭大郎有些交情才是。
小唐搔搔頭,“他比三清觀的道人還道人呢,神仙一般。哎,其實,不是回不回來的事。我問他了,他說父母的仇也報了,他也得了個爵位,還有陛下賞的銀錢土地,一輩子也夠了,打算就在道觀過日子。”
謝王妃道,“豈不可惜?”謝王妃可惜的是彭大郎的人才,要知道,不是隨隨便便哪個人就有成為名將的資質的。
“可不是麼,他這樣有本事的人倒去出家,叫那些沒本事的怎麼活呢。”小唐頗是感慨,道,“娘娘放心,得空我再勸勸小彭師弟,我看他也不一定要出家,只是,小彭師弟就好像過慣了出家的日子。哎,許多人都說他不好,那些人是不瞭解他呢,打仗打的,我小彭師弟都吃齋了。”小唐覺著他家小彭師弟很是可憐,又同謝王妃感慨道,“娘娘,你說我們師門,雖說只有三個人,卻是一個光棍,一個道長,幸而有我,要不,就沒個正常人了。”
謝王妃含笑,“當初九江慧眼識珠玉,收了你做徒弟。”
小唐眉眼彎彎,“娘娘說的是,我師傅眼神一向好,你看我家小彭師弟,那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李九江眼力是沒的說,不過,小唐覺著他家師傅不大會勸人,就說上一次去三清觀勸小彭師弟吧,他師傅一句勸人的話都沒說,就知道自己坐著吃茶。於是,第二次去